云南洱源县回应“铲蒜”事件:禁种大蒜政策出台前已深入宣传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0日 17:23:08  来源:云南网

  近日,云南大理洱源县因大蒜这一农作物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网友称当地以农药化肥污染洱海为由,铲除村民已经种植的大蒜,引发热议。针对此事,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回应云南网称,禁种大蒜政策出台前已深入宣传,并出台有叠加的补贴政策。截至10月9日,已清理已种蒜田面积有5000多亩,6个镇乡共回收蒜种1192.6吨。 

  云南网:影响洱海水质最主要的污染源是什么? 

  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目前,随着洱海环湖截污治污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生活污水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洱海水质最主要的污染源。 

  云南网:禁种大蒜工作被网友质疑为“一刀切”,此前有做过宣传吗? 

  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在8月28日禁种大蒜等政策出台前,各镇乡村组干部已经深入种植大户、大蒜加工企业,采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或者召开户长会议等方式,已提前宣传相关政策。 

  当前开展的清理已种植蒜田工作,是在镇乡村组对9月20日以前已种大蒜的蒜农田块位置、面积进行核实登记,宣传自行改种的时间要求、青苗补偿标准等政策,农户均知晓并签字确认,村委会再次对农户签字确认的田块、面积等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开始进行青苗补偿费用的拨付,补偿资金拨付到位,才动员群众清理蒜田,“也就是说,清理已种大蒜之前是取得蒜农同意的。” 

  云南网:洱海流域禁止种植大蒜的依据是什么? 

  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今年8月28日,大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实施“三禁四推”工作,即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推行有机肥替代,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推行畜禽标准化及渔业生态健康养。在资金保障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商品有机肥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等所有资金纳入洱海保护治理专项资金总盘子统筹安排,确保投入保障。

  云南网:奖补政策有具体的实施标准吗? 

  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8至2020年,对农作物种植主体每年每亩给予奖补1200元,其中,商品有机肥使用奖补500元、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奖补500元、病虫害绿色防控奖补200元。   

  在此基础上,洱源县制定出台了叠加补贴政策:对2019年小春已备蒜种、承诺不再继续种植大蒜并签定承诺书并自行将蒜种处理到流域外的种植户,统一按照备种面积每亩600元的标准进行蒜种补贴;对2018年9月20日之前已种植大蒜的地块,种植主体同意土地流转的,再给予种植主体1200 元/亩的青苗及成本补偿;对镇乡辖区内种植主体流转土地面积50亩以上、流转年限3年以上且实施替代大蒜种植的,按实际流转土地面积给予种植主体500元/亩的一次性补助。同时出台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加强节水控肥控药技术指导,实施豆类、油菜、花卉、中药材等低肥水作物的替代种植,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云南网:目前,清理已种蒜田面积有多少亩?   

  洱源县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目前,洱源流域6镇乡动员群众清理蒜田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补偿资金也按流程正逐步兑现。截至10月9日,已清理已种蒜田面积有5000多亩;洱源县流域6镇乡共回收蒜种1192.6吨,回收种植面积6607亩,回购支付资金52.4万元,外调消化量307.2吨;群众签订禁种承诺书14839份,面积43672.6亩;群众签订生态种植协议117份,生态化种植面积17220.6亩;流转土地819.7亩,支付流转资金54万元;兑付青苗补偿600.4万元。 

  大蒜全面禁种工作,是一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转移就业、资金补偿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广大种植户积极配合和支持。在后续工作中,将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和政策解释工作。

  云南网记者 熊强 夏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