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临沧】一张纸能有多美!它藏着临沧的四季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5日 20:16:17  来源:云南网

   

  15日,网媒行采风团到了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当地人推荐记者们去“看看纸”。

  纸,这种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凭什么让当地的人们郑重其事地“推荐”?本地人给了以下几个关键词:传承600多年、手工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瞬间就引起了网媒行记者们的兴趣。

  

  刚进芒团村,就见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像,展示出芒团造纸的11道工艺——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这11道工序,在芒团村傣族女人的手上,反复演练了600多年。

  造纸的原料,是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一种树,名叫构树。据了解,构树生命力极强,越砍越旺盛。造纸的时候,需要砍下构树的枝条,剥下枝条的树皮,就获得了造纸的原材料。剥下的树皮放在亚热带热情的阳光里失去水分,逐渐变硬,就变成方便储藏的、造纸的好材料。

  

  下一个步骤,是浸泡。南拉河就穿过芒团村,村里多数人家临水而居,把构树的树皮放在沟渠里,用青石固定防止被水流冲走,浸泡上大约一天,树皮就能变得柔软。

  这时,人也不能闲着,要去烧“灰”,点燃麻栎树的枝干,火苗渐渐熄灭,剩下的灰烬用筛子筛去杂质,就是天然的碱化剂。将泡软的构树皮放在中间反复搓揉搅拌,让火灰附着在构树皮上,让火灰里的碱性成分脱去构树皮中的杂色,造出来的纸才会雪白。

   

  此时裹上火灰的构树皮还要放在大锅中蒸煮上约10来个小时。这时构树皮已经非常软了,当地人将这种状态叫做“pa”。将煮透的构树皮放在溪流中清洗,火灰、多余的杂质和硬物被溪水带走,就可以捣浆了。

  捣浆是所有工序中最费劲的。把加工好的构树皮放在大石头上,用坚硬的酸角木锤捶打上成百上千次,直到构树皮变成能在水中自然散开的纤维为止。

  到这里,基本上就能看到纸张的雏形了。在纸床上盛满清水,在水中放上纸模,取一团构树纤维,在纸模上搅开,铺匀。必要时,可以辅助自制的木质“均匀棒”。在纤维分布均匀的刹那,将纸模倾斜取出,一张纸的模样就呈现在眼前。

  这时候,又轮到了阳光上场。将纸模放到向阳处晾晒,当纸晒到七八成干时,用边缘光滑的瓷碗轻轻打磨,能让纸的表面更加光滑。最后,用光滑的木刀,将纸从纸模上揭下来,一张芒团纸就造好了。

  农闲时节,一代一代的芒团村傣族女人的岁月和青春,就在这样的浣洗和捶打中度过。 晾晒的构纸在芒团寨子狭窄却干净的巷子里是美丽的一景。

  曾经,造出来的构树纸主要是送往佛寺,供佛寺抄写经文,记载着傣族的历史、文化;或者用于土司颁布告示、公文、任职文书;或者装裱龙凤、大象、马鹿等等。现在,造出的纸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价值。在艺术届,芒团造纸可谓声名远播。因为手工造纸特殊的纹路和质地,所以芒团手工纸非常适合用来写书法、绘制水墨画等。

  芒团纸也非常坚韧,民国时期的《新篡云南通志》中,形容芒团纸“较外国牛皮纸尤韧,力撕不破”。因此,它也是包装普洱茶的好材料。目前,芒团村的订单主要来自普洱茶商,每年的订单量在10万张左右。

  也有年轻人在这一古老技艺的基础上创新。27岁的傣族姑娘艾影用新鲜的花朵、树叶根据个人的设计图案,镶嵌进手工造纸,别具一格。这些纸张又被制成记事本、台灯、扇子。花叶装点了纸张的故事,纸张定格了花叶的生命。

   

  国家级传承人玉勐嘎的儿媳艾丙现场演示了芒团构皮造纸的制作过程,她说,她从小学习造纸,制作一张较大的手工制需要半个小时,目前这种傣族手工纸已经销往省内外甚至国外,很多人用它来包普洱茶或鲜花,而今自己的女儿也会造纸,这一张传承十几代人的手工制已然成为“致富纸”。玉勐嘎的孙女艾叶告诉记者,年轻人因为自小在造纸的纸床边长大,造纸的技艺是烂熟于心的。艾叶说,造纸是手上的功夫,区别只是做得质量好坏而已。

 

  现场,网媒记者把相机对准了造纸展示台,不停地赞叹“太美了”。四川新闻网的记者顾筱可专门就造纸技艺程序进行了直播。她说:“太难得了,这么复杂的技艺,每天只能做三四十张,她们依然在传承。做出来的纸非常漂亮。”大众网记者裴斐拍了很多傣族手工纸的图片,说:“非常漂亮。怪不得那么多人在排队购买。”当天,在芒团村,临沧本地人还展示了傣族慢轮制陶、傣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傣族美食、泼水狂欢等,让网媒记者们流连忘返,纷纷感叹“欢愉的时光总是短暂。” 

  云南网记者 范春艳 朱清然 贺凯 李亚芬 实习生 李普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