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 走出一条保护利用与民生发展双赢之路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7日 08:00:10  来源:云南日报

蓝天白云、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浓郁的藏乡农牧风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迪庆高原铺开。10月16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省林业厅“关注美丽家园—走进国家公园”调研组来到普达措国家公园,探寻其生态保护利用与民生发展共赢之路。

“普达措”是梵文音译,意为“舟湖”,有“普达胜境”之称。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主要由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哈巴雪山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区域内地质地貌典型多样,气候类型独特多变,水文条件优越,植被类型丰富,特有珍稀动物繁多,但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生态保护与建设压力较大。

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模式,着力建设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普达措国家公园。2006年8月,普达措国家公园开始试运行。2007年6月,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1月,普达措国家公园被列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之一。

碧塔海、属都湖湖水清澈透亮,水底鱼儿悠游,湖面四周树木遮天蔽日,草场上牛羊成群。“大家看,这边是云冷松、大果红杉,那边是栎树、腹毛柳。我们国家公园的山上、林中、地里、水下全是宝贝。”一路上,纳西族引导讲解员小和充满激情、如数家珍,她从事引导讲解工作已经10年。10年的时间,她见证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带来的巨变。

“以前,粗放无序的开发模式下,游人进入景区都是靠骑马走路,马匹的踩踏和粪便对地表植被、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破坏很大。国家公园建设把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理念落实到每个细节,不但修通了无障碍生态游路和观景栈道,公园所有的观景台、建筑物都由防腐木悬空搭建,最大程度保护了周围的植被,给动植物留下了繁衍栖息的通道。她认为,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展示原真性的自然生态环境。普达措国家公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功能,每年定期组织中小学生、游客和志愿者捡拾垃圾等活动,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林业部门和相关管理单位负责人介绍,普达措国家公园无论是在保护立法、职能整合、制度保障、资金筹措、管经分离,还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设管控、社区发展、科研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和永续利用。

普达措国家公园所在区域海拔较高,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出于保护及规范管理需要,社区居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旅游经营方式必将受到影响。为妥善处理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充分保障并发展原住民利益,迪庆藏族自治州出台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反哺社区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社区生态补偿机制,每年由经营公司从旅游产业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的直接经济补偿,截至2016年,已累计投入反哺资金6700万元。除直接经济补偿外,还实施了安置就业、教育资助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等项目,极大推动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下午3时,调研组来到普达措国家公园传统利用区洛茸村,全村共有33户人家179人。藏民都杰祖祖辈辈都以种马铃薯和青稞为生,生活十分艰辛,“那时吃不饱、穿不暖,连一双鞋子都没有,村里的小伙好多娶不上媳妇……”2007年,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后,在保护环境原生态的同时,对村民们进行了反哺。现在都杰在村里做护林员,儿子也在景区公司做保安,加上其他各项补助,一家7口人年均收入10多万元。都杰说,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村长边马介绍,普达措国家公园成立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和景区的反哺扶持下,全村人已陆续脱贫。公园还设置教育激励奖励,对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予25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奖励,现在村里已经出了10多个大学生,享受到国家公园红利的村民们,也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年近70的央珍大妈高兴地说:“我会教育我的子孙们,一定要守好山、看好林,不砍树、不打猎、不捕鱼,希望这样好的政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云报集团融媒体记者 陈晓波 朱东然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