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母亲去扶贫 这个扶贫队长找到了“忠孝两全”的好办法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7日 09:57:00  来源: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巩立刚 姜留强)一个刚毅、果敢的转业军人,选择了环境比较艰苦、任务比较艰巨的扶贫攻坚岗位;一个敬业、执着的环保战士,用朴实的行动把忠诚与担当镌刻在自己的事业中,用十二分的努力与付出书写着无怨无悔的新征程。他,就是云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主任科员、驻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石镇双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韩世奇。

韩世奇(右二)

  2018年初,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挑选干部到挂钩帮扶点—双龙村进行扶贫工作人选时,韩世奇做通家人工作,主动请缨并第一个报名,从省城昆明来到云龙县双龙村,开启了他的扶贫路程。

  攻坚战场,当好一名战斗员

  2018年3月1日,韩世奇来到了自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的双龙村,这里海拔2700多米,下面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当时建档立卡的149户514人就分布在这群山环绕的村庄之中。

韩世奇(右一)

  来到双龙村的当天,韩世奇没有休息就找扶贫队员了解情况、汇总资料,第二天就组织队员一起研究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对扶贫队员负责的工作进行优化、重新分工。

  3月3日,天还没有亮,韩世奇就带领6名扶贫队员开始了走村串户的遍访工作。山区的道路崎岖、坑坑洼洼,气温接近0℃,韩世奇带着队员打着手电或借着月光每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紧挨山崖边的路上,早上不到7点出发,晚上回到村委会的住所已经是10点多钟,再整理一天的资料,到休息的时候都是凌晨一、两点钟了。走访中,很多村民都被他们这种吃苦耐劳、勤奋敬业的精神所感动,热情地留吃午饭或晚饭,为了不给群众添麻烦,他们准备了方便面、干粮和矿泉水,每天要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就这样,披星戴月连续走了8天,把所有建档立卡户走访了一遍,与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扶贫路上,带着母亲住山村

  受领扶贫任务时,韩世奇的母亲已是85岁高龄了,生活需要照顾,“母亲开心了,我工作才能安心,家人也能放心。”韩世奇说。

  2018年,女儿又正值上高中这一关键期,妻子乔秀君在医院工作平时也很忙,韩世奇驻村扶贫后,光靠妻子一个人根本无法兼顾。但韩世奇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群众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母亲是亲人,贫困群众也是自己的亲人。于是,韩世奇和妻子商量出了一个“忠孝两全”的分工方案,由韩世奇将母亲接到村里照顾,白天搞扶贫工作,工作之余还能陪她说说话,妻子则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母亲知道后,很是支持,高兴地说:“只要你干工作方便,到哪里住都是一样。”就这样,2018年6月,韩世奇的母亲成为了双龙村的新“村民”。

  韩世奇说,“母亲在身边,不用担心她的吃住,少了很多牵挂,我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来到双龙村后,韩妈妈还在村委会的院子空闲地上种起了豌豆尖、韭菜、小白菜等时令蔬菜。大家空闲之余,韩妈妈还教队员包饺子、给队员炸油条,帮助炊事员洗摘蔬菜,给队员改善伙食,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奶奶”,大家生活在一起成了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说起驻村扶贫工作,韩世奇最感谢、也最愧疚的就是他的妻子乔秀君。在部队21年,多数时间是两地分居,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转业到地方后,家人原以为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但自从驻村扶贫后,一家人又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现在,妻子在家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上高中的女儿,妻子说:“挂钩点现在成了他的家,虽然夫妻见面的时间少了,但是他做的是幸福工程,我理解并全力支持他。”韩世奇驻村扶贫后,很少再见到女儿,每当想孩子的时候,他都是强忍泪水给女儿打电话问候一下。驻村更驻心,群众才安心。韩世奇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扶贫者心态,当起了一名扶贫攻坚的“实干家”和“贴心人”。

  韩世奇说,走在扶贫这条路上,他是踏实的、充实的,虽然苦点累点,但是非常有成就感,只要群众幸福,再苦再累也值得,今后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把这项事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