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云南故事】进城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8日 09:10:4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微纪录·云南故事】进城的孩子

爱心人士在洛阳池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在云南省安宁市洛阳池社区,活跃着一支由社区发起、各方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多年来,这群“爱心妈妈”汇聚爱心为当地流动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晴空。

  (一)

  洛阳池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是一个棚户区改造社区,至今还有三片较大的棚户区,流动人口近3000人,多数以打零工、拾荒等为生,其中流动留守儿童超过520人。

  “偷偷哭过好多次,”陈会芳是现任社区副主任,2008年社区成立时就分到这里工作,当时满心欢喜来报道的她,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流动人口多,环境脏乱差,治安混乱。”

  但与失落的心境相比,更让陈会芳和社区工作人员揪心的是发生在2012年的一件事。那年6月,一名儿童在水库边玩耍时不慎落水溺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开展了逐家逐户的流动留守儿童摸底调查。”

  摸底调查后,两件难事横在了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社区基础条件差,没有供流动留守儿童活动的场所;不少家长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照看孩子。

高校志愿服务队在洛阳池社区开展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流动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成为社区急需破解的问题。在当时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袁继芬带领下,社区把小组干部、离退休人员、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组织起来,和社区10位工作人员共同组成 “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一起照看流动留守儿童。

  社区还从很紧张的办公场地中腾出一间作为“儿童友好家园”,供孩子们课余时间学习、玩耍。为了布置“儿童友好家园”,陈会芳拾起丢了十多年的幼教专业,从早到晚对着墙画卡通画,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反复折腾了好几次才“稍微有了点样子”;没有坐的凳子,大家集思广益,空箱子、木墩子、砖块……能利用起来的东西,都被巧手变成了造型乖巧的凳子。

  陈会芳说,“爱心妈妈”团队成立后主要是利用空余时间照看孩子的生活、安全问题,“上学、放学顺道接送一下,节假日陪伴一下,生活上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一把。”而在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权丽看来,“爱心妈妈”不仅是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更是一种互帮互助的社区治理理念,“通过爱心的汇聚,让流动儿童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写感恩信。

  (二)

  烛光下,杨胜浪双手给爷爷捧上一块生日蛋糕,“感谢爷爷对我的照顾,第一块蛋糕给您吃!”2018年3月,社区“爱心妈妈”上门给杨胜浪过生日的这一幕让刘权丽有些意外,也很触动,“这个娃娃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但从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由于父亲患病返回老家医治,母亲又意外去世,杨胜浪一直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经济困难,一日三餐通常就是米饭和一碗蘸水白菜。

  “有的家庭教育缺失,有的身带残疾,有的既是流动儿童又是留守儿童。”陈会芳说,在洛阳池社区,像杨胜浪这样生活境遇特殊的孩子并不是个案,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也各不相同。

  针对这一现状,洛阳池社区2018年开始把特别困难的儿童筛选出来进行个案管理,由“爱心妈妈”认领,一对一结对关爱,首期结对10名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让流动留守儿童的事情有人管、困难有救助、落实有专人。

  杨胜浪就是刘权丽和陈会芳共同结对关爱的对象。除了日常家访、生活资助、学习辅导外,也不断地鼓励他走出困境,“想改变家里的状况要靠你自己,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这是她们对杨胜浪说得最多的话。

  “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落到实处、抓到细处。”刘权丽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已经形成长效管理服务体系,推出“一对一”关爱机制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关爱更加精准化。

洛阳池社区组织流动留守儿童参与消防实操演练。

  (三)

  每次走访流动留守儿童,陈会芳多少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学习、生活用品,但每次去超市她都很纠结,“我感觉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孩子们需要的,我不知道该买什么,”陈会芳说,“这种时候就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的钱,把超市里的东西全部买下给孩子们带去。”

  尽管这种“纠结”时常让陈会芳感到无奈,但让她和社区工作人员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各方爱心如涓涓细流不断汇聚洛阳池。居住在社区的退休职工代富香长年为孩子们缝缝补补;大学生志愿者杨德艳每逢周末就与同学们到社区陪伴孩子们做手工;小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芳长期到社区开展知识讲座......

志愿者在洛阳池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如今,除了社区内的近50名“爱心妈妈”外,还发展了社会各界“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16支445人,网上注册志愿团队3支176人,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进社区,开展“书法课堂”“太极拳课堂”“手工课堂”“文艺课堂”等兴趣课程。

  “社区爱心妈妈主要是对孩子们进行生活照管,外部志愿者主要是对孩子们进行兴趣特长培养。”陈会芳说,社区已经形成了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相结合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体系,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

  开展“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后,洛阳池社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流动人口归属感增强了,主动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这是陈会芳感触最深的变化,“以前长期困扰社区的偷抢等治安问题也很少发生了。”

  近年来,洛阳池社区先后荣获“昆明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示范点” “昆明儿童友好家园示范点”“安宁市示范家长学校”等多项荣誉,入围第二届春城志愿者创益大赛,成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典范。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陈会芳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爱心妈妈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记者 罗春明 赵普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