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点犟的云南画家——李小亮其人其画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 08:16:00  来源:云南网-春城晚报

  原标题:李小亮其人其画

自画像

长江第一湾(布面油画)

念经的白族老妈妈(布面油画)

余家金秋(布面油画)

爱与太阳同在(布面油彩)

  李小亮

  白族,号苍洱逋客,乖崖子。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毕业。云南油画学会会员,昆明风景画学会会员,云南省史学会特聘画家。作品被连战先生等政要,以及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大学工会、马关八寨党史博物馆等收藏。

  李小亮,有点犟。犟,不好;但如果犟得有理,犟在点子上,盯死做好一件事,未必就是坏事。

  淘气涂鸦的娃娃头

  李小亮小时候就倔强,不管别人怎么看。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孩子放学之余是否参与地里的活计,是衡量懂事与否的重要依据。显然,在父母那里,李小亮不算懂事。他爱买连环画,爱看连环画,花销不小,父母颇有怨言。因连环画等书籍多、玩具多,小伙伴们喜欢和他玩,是个娃娃头。他常用薄纸蒙在连环画上,描摹三国水浒人物,久而久之,能自己画些说不出名字的文臣武将,送与他人。家里几乎没有一块白净的墙壁,涂鸦是李小亮爱干的事,花鸟鱼虫占领每一个角落,墙刷了又涂,涂了又刷,不胜其烦,父母唯有报以声声叹息,能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

  稚嫩的武侠小说家

  兄弟四人颇为好玩,干什么事一起出动。其时,家有果园,看守果园是幸福,渴了饿了上树自取。放牛、掏鸟、遛狗,和发小们玩打仗,模仿武侠电影练武功,床单撕了做成袈裟披在身上,脑袋剃成光头,新鞋新裤穿不了几天就狮子大开口。有一回,果园内哭声震天动地,似有白族人家出殡,村民纷纷往果园跑。走近一看,原来是李小亮的黄狗死了,众小孩扮成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哭爹叫娘,煞有介事为小黄狗出殡下葬,让人哭笑不得。上世纪80年代,在偏僻的小山村,书籍是缺乏的,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生活枯燥乏味,李小亮哥弟几个的黑色幽默,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为沉闷的乡村增添了几分亮色。李小亮哥弟几个常常胡说乱吹,以他们看过的少许电影为蓝本,添油加醋,编造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听者着迷。每当暮色降临,老少爷们坐在小院里,看他们表演杂耍、口技、相声、讲故事,欢声笑语划破夜空,热闹非凡。这无疑对李小亮是一种激励,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开始在算术作业本上写武侠小说,居然在村民中传看。在老师的眼里,李小亮也不算好学生,考试成绩不如人意,尽干些不务正业的事,挨骂少不了。可他哪里听得进去,爱干嘛依然干嘛。学校组织春游,李小亮在鸡足山祝圣寺,对五百罗汉入迷,回家后凭记忆用泥巴捏出近百尊罗汉,令村民啧啧称奇。

  执着绘画痴心不改

  就这样,浑浑噩噩,恍恍惚惚,成绩中等,李小亮到了高中,这可不一样了,必须得考上大学。1994年,我首次听见有人评价李小亮学习用功。1999年,记不得是哪天,我在一二一大街闲逛,在天桥上遇见李小亮,他留起了长发,穿着奇特,文艺青年的气息扑面而来,得知他在云南大学攻美术史。此后,熟人碰在一起,隐隐约约有点李小亮的消息,干过记者,当过老师,反正在昆明漂着,犟劲未改,执着绘画。近年来,我接触到一些画家,他们都谈到李小亮,言语间颇为认可。我约他来家里坐坐,桌子上扔着一包盐巴,他说:“白象食盐上的这幅画就是我画的,叫《爱与太阳同在》。”我很惊讶,看来他已犟出点名堂来了。

  怀乡色彩热情浓烈

  故乡是画家灵感的源泉和养分,李小亮出生于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庄。白族民居从内到外都配有字画,多以山水、花鸟、古诗词为主,好比一个巨大的乡村民族博物馆。李小亮小时候对线条、造型、色彩异常敏感,常常徘徊于村头巷尾,临摹前人字画。故乡的山川人物至今仍对他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他没有背弃滋养心灵的故乡,并没有回避艺术“高速现代化”进程下的乡土题材。他作品中隐藏着一股淡淡的哀愁与怀乡的感伤,画面淳朴,充满着红土高原鲜活的生活气息、丰沛的生命情调,让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田园牧歌式的“诗意栖居”。

  李小亮从自然出发,从真情实感出发,既有效发挥油画质材的特性,又不拘泥于油画固有的造型手段,吸取传统水墨创作的观念和经验,最大限度挖掘乡土意境的表达,使观者情不能自已,其作品《白族本主莲池会之等待》《影魅》《秋色深几许》《艳阳·红土·家园》等充分体现了这种审美趣味。

  他画笔下的高原充满阳光和质感,初春的油菜花海,黎明的农舍炊烟,秋天的金色果园;艳阳下,红土上,在粗犷的各种对比之下形成和谐;从幼时出生的老宅,童年嬉戏的小巷,明亮朴素的小院,到文昌宫前的那棵老桂花树……画面已然凝聚成浓厚的儿时记忆和怀乡色彩,让人透过真实的物象隐约看到艺术家真实的自我。

  立足本土独辟画风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爱人民,首先要爱家人;爱祖国,首先要爱家乡。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是的,我和李小亮同出生于上沧,拥有同一份乡情,那些熟悉的画面经过他加工处理,仿佛把我又拉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李小亮怀着对自己民族的敬畏和对故乡的尊崇,开拓出一种以大理白族本主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画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用自己深刻的笔触,反映人世间的悲欢喜乐、苦辣酸甜,触动人、打动人;无论是本主文化还是坝子风情,都是云南最古老、最本土文化的艺术再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引发强大的艺术共鸣。

  艺术思想明确深邃,作品定位独辟蹊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李小亮,待时而飞不远矣。(记者 赵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