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为何留下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1日 09:49:00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远方的客人为何留下来(解码·乡村文化振兴)

  清晨的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古街。和慧军摄

  核心阅读

  在云南,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正在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在政府的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下,人们探索乡村振兴最适合的模式,而依托的最重要资源,恰恰是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不管外面天气怎么样,老段都能在自己的博物馆里看到“蓝天白云”——白族传统民居的院落中,蓝白相间的长布高高挂起,织就一片扎染的天空,和真正的蓝天相互呼应。“真美啊”,走进小院的游客总是忍不住抬头惊叹,每当这时,老段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本地有很多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当地百姓也在徘徊”

  老段叫段树坤,其实今年还不到50岁,但做起扎染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手。开家扎染博物馆是老段几年前就开始盘算的事。他和妻子段银开都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人,从小对扎染耳濡目染。在这个白族聚居的村落,每家的姑娘、媳妇和阿妈都会扎花。扎染产品不仅意味着长衫、头巾、桌布等生活必需品,更是茶余饭后的生活方式和赓续千年的手艺。

  前些年,老段夫妻二人盘下了一个扎染厂,靠着创新产品、找准销路,经营得红红火火。不过,作为白族扎染技艺的传承人,夫妻俩想让更多人认识扎染,知道周城村这个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当时,大理的旅游市场已经兴起,政府也很重视乡村民族民俗资源,于是,心思活络的老段有了主意。

  改造场馆、搜集史料、请文博专家把关设计、抓住机会做宣传……2015年,璞真扎染博物馆对外开放了。游走其中,白族扎染的渊源和传承、原料和工序,传统文化习俗等一目了然。穿过院子,则是一大片体验区,选好纹样,每个人都能亲手扎块方巾、染件衣裳,在蓝底白花间慢了时光。

  把文化资源包装成产品,再找到合适的时机推向旅游市场,老段的这招既激活了古老非遗的生命力,也契合了游客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需求升级。很快,博物馆成了景点,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有学生有游客,还有来取经的手艺人、经营者,随手拍发到朋友圈,又引来更多游客。去年,光博物馆就接待了十五六万人次的参观者,游客体验的费用更是占到了工厂整体收入的近1/3。

  博物馆里坐着几位穿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白族老阿妈,忙时,她们指导游客穿针引线,闲时,只是坐着扎花就能引来不少注目。像这样的老阿妈村里还有很多,老段的染坊把岗位分散到农户家,按扎花的件数计算报酬,每年用工2000多人次,手艺娴熟的不耽误做饭、带娃就能挣到补贴家用的钱。“每个月能有一两千块呢。”一位老阿妈喜滋滋地说。

  带动之下,周城村的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扎染靠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家户户的支撑。开工厂、办博物馆,都是想用好文化资源带动乡村发展。本地有很多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当地百姓也在徘徊,需要引导。”老段的想法挺朴素,“扎染吸引了游客,带来了资源,村民收入有了保障,幸福指数增加了,乡村自然而然就振兴了。”

  “开发还应坚持以保护为主,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的文化氛围”

  老段正在做的,也是和善均未来想做的。他是纳西传统铜艺的省级传承人,如今在老家——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的自家宅院里带着徒弟,安心打铜制作茶壶、火锅、火盆等,每年能卖出100多万元。

  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三部分。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大研古镇,相比之下,和善均所在的白沙古镇有些“默默无闻”。

  “以前就有零星的游客过来,但当时没有开发的意识。”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卢骏说。白沙镇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纳西族人大多务农,一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不过,也正因为没有商业开发的高歌猛进,这里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纳西族文化、建筑和生活方式。

  “后来,有外地人看到了商机,到这里建客栈。”卢骏介绍,尤其是这3年来,客栈和游客增长得很快。现在,在白沙镇白沙村委会所辖区域开设的客栈、饭馆、商铺等已有百余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今年春节期间,来这儿的游客达6.5万人次。

  旅游起来了,会不会担心商业味变浓,传统的文化受到冲击?“肯定会。”卢骏毫不犹豫。因为起步晚,他们在开发阶段就做了些限制,比如,建筑不能超过两层,要保留原有的民族风貌,开店不能是单纯的购物店,要展示纳西文化,“开发还应坚持以保护为主,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古镇核心区,不能过度商业化。”卢骏说。

  古镇每天都有变化,新开的客栈和餐馆、重新铺设的道路,还有一天天多起来的游客、日子好起来的村民。但有些东西又没变,纳西族老奶奶还是习惯穿着民族衣裳,在古街晒太阳、拉家常,白沙壁画、明清建筑群依然屹立,古老的白沙细乐时常奏响。“旅游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要让老百姓意识到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对进一步发展有期待。”卢骏说。

  “乡村振兴不能只振兴一个乡,要同时搭台,一起唱戏”

  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遗存赋予了云南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禀赋,商业开发能带来人流和关注,创造经济收益,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与商业、保护与发展如何平衡也引发探讨。

  丽江古城就曾被质疑“商业味过浓,文化味太淡”,趋同的商品、低端的业态稀释了古城原本的样貌,游客吐槽、原住民出走,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此,古城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调查分析,重新规划了业态配比,同时,利用直管公房扶持特色文化产品经营、修复名人故居遗迹、建设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展示项目,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们纳西族文字里的‘羊’字,可以看到羊头、羊角……”体验馆里,纳西族讲解员和润华在沙盘中“画”出一个羊字,因为了解并热爱纳西文化,她从2016年开馆起就在这工作,忙的时候,和另一位讲解员同事得从早讲到晚。馆里展示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东巴绘画、东巴纸制作,还有学写自己的纳西族名字等活动,和润华说,这几年,展品、活动、游客都在变多。而像这样由政府扶持建设的文化院落,古城里已经有17个,未来,还会有书店、纪念馆、街头情景剧等更多文化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尝试挖掘、利用文化资源的还有大理的双廊镇。几年前,这个千年渔村突然爆红,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绝佳风光给了它“苍洱风光第一镇”的美誉,游人、客栈、餐馆等同时井喷。

  当地的村民开心了,光是收房租就能赚不少钱,以前跑出去打工求生存的年轻人,不仅自己回来搞经营,还带回合作伙伴,旅游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工作机会。钱袋子鼓了,生活品质和品位也上去了,家里纷纷种起花草,挂上书画。

  不过,由于“没做好准备就红了”,服务保障跟不上、摊贩杂乱、“海景房”野蛮生长等问题接踵而来,给洱海保护、接待承载等带来压力。2017年,大理启动洱海保护治理行动,镇上的几百家客栈餐馆都关停整治,双廊一下子“冷”了下来。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国东觉得这是“成长的阵痛,理性的教育”,景区热了,应该理性思考怎么接续发展,怎么在自然风光外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怎么让热度常态化。

  看着全新亮相的双廊旅游逐渐回暖,施国东挺感慨:“风貌、管理、服务、业态、文化都在提升。”他期待以后盘活周边景区,把其他乡镇的资源像珍珠一样串起来,“乡村振兴不能只振兴一个乡,要同时搭台,一起唱戏。”

  实际上,除了像双廊古镇、丽江古城这样的明星村镇,部分以前鲜有人知的传统村落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处长余剑明介绍,目前云南省有中国传统村落615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传统村落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未来将继续依托云南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管是丽江三股水还是香格里拉尼史村,如今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部分社会资本进入村庄打造高端民宿,而依托的最重要资源,恰恰是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滇山云水间,它们都在探索用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最适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