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建设亮点频现,瓦窑打造“民族文化百花园”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3日 13:54:33  来源: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瓦窑镇

  云南网讯(记者 翟芯冉 通讯员 杨建桂)走进瓦窑镇,俨然进入一个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一个个特色民族示范村将昔日寻常的小山村装扮得格外靓丽,一面面民族文化墙生动地展现了独特的民风民俗,一个个民族节日将寻常的生活点缀得有滋有味……这是近年来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在落实“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结出的硕果,让当地少数民族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瓦窑镇是一个以白族、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山区乡镇。全镇国土面积446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9.92%。全镇辖25个村(社区)11065户37888人,其中少数民族村14个,少数民族14623人,约占总人口的38.6%。

幸福的一家

  近年来,瓦窑镇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文化发展,把民族文化挖掘、发展与脱贫攻坚进行深度融合,呈现出民族文化繁荣与民族地方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紧抓脱贫攻坚重大机遇,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大蒿村为民服务暨电子商务站

  扎实国开浦发项目,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70个,并积极协调挂包帮单位帮助完善附属工程建设及室内配套建设,使每个村村级活动场所做到“五有”(有规范国旗、有标识标牌、有配套设备、有规范制度、有公示展示栏),同时采取农村经营店模式、文艺表演队模式、红白理事会模式、老年协会模式、扶贫车间模式,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为民服务作用、议事功能、教育培训等强大功能。

  紧抓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民族村寨建设亮点频现

  2016至2019年,瓦窑镇实施了下麦庄、马转弯、松坡、小浪坝旧地基、磨房龙塘、龙舞、毛竹棚7个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191.865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70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1491.865万元。

下麦庄村

  在项目实施中,瓦窑镇科学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坚持抓基础建设,补齐了民生短板,为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抓产业发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坚持抓文化建设,让民族特色亮出来;坚持抓管护,让项目效益显出来,使建设成果的各项功能真正发挥作用,造福群众。近年来,民族团结示范村下麦庄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示范基地”“云南省生态文明村”“云南省文明村”“保山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先进村”。

  紧抓民族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卓有成效

对赵锡光故居进行修缮

  瓦窑镇横山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首任军长”赵锡光将军的出生地。为擦亮这张历史文化名片,近两年来,在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共投入资金60多万元对赵锡光故居进行修缮和布展,将其打造为隆阳区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和脱贫攻坚励志场所。目前,已完成老营李家大院的修缮规划,已与住户签定迁出协议,待建房补助资金落实后,便可利用省级文保资金实施修缮。

  紧抓民族文化活动开展,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成自觉

小浪坝旧地基自然村彝族传统火把节

  深入挖掘本土的山歌、小调等特色文化资源,《细皮白》已成功出版;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分别是瓦窑丧葬习俗“细皮白”、瓦窑传统年俗“双龙会”。群众自发举办小浪坝旧地基自然村、磨房新寨自然村彝族火把节、双龙会、打秋会等,民间传承文化氛围较为浓厚。

  紧抓民族文化营销,民族文化传播有了新平台

“沧江8号”游船

  成功开通“沧江8号”游船,在游船里开辟地方特色饮食专柜、地方民族文化展播等,让全国各地的游客欣赏澜沧江自然风光,品赏特色生态美食,感受民族文化。以端阳花市参展为契机,在展销地方农特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民族服饰的展示,努力推动地方民族文化走出去。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