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获奖人选公示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5日 08:43:00  来源:云南网

  根据《云南省“兴滇人才奖”表彰奖励办法》,经分类评审、评委会初评、实地考察和评委会复评等环节,评选产生了20名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拟表彰奖励人选。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表彰奖励评选工作的通知》,现将拟表彰奖励人选(按类别以姓氏笔画排序)及主要业绩予以公示。

  一、党政人才

  顿珠培楚,男,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迪庆州森林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政委(副处级)、德钦县羊拉乡副乡长、羊拉派出所所长。

  忠诚于党的雪域高原卫士。长期坚守在云南省海拔最高、地域最偏远、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维稳任务最重的迪庆州德钦县羊拉派出所。带领全体干警严密防范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强化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区共管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构建和谐警民警僧关系、创新涉藏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羊拉派出所先后获得全国“公安楷模”、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云岭楷模”、云南省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工人先锋号”等称号;个人荣立公安部一等功1次。

  二、专业技术人才

  李开斌,男,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楚雄州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退休)。

  “袁隆平”式的云南“育稻人”。一辈子扑在大地上,始终把让老百姓吃饱饭、吃好饭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在田间地头带病工作,成功培育出3个超级稻品种,实现我省超级稻品种零的突破,解决了“水稻高产不好吃,好吃不高产”的业界难题。将水稻种植海拔上限从1840米提升至1940米,实现水稻跨界种植,所培育楚粳品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87%,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所育品种在川、黔、藏的适宜稻区广泛种植,部分品种被引种到卢旺达、玻利维亚、老挝等国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四届“兴滇人才奖”提名奖。

  何黎,女,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病医院执行院长,教授。

  集医、教、研、管理于一身的光敏皮肤病专家。20年来诊治2000多例疑难病例,构建12个病种5.2万份光损伤性皮肤病大样本资源库,率先发现5个致病新靶点,光损伤性皮肤病研究成绩突出。编写的《皮肤科疑难病例精粹》成为全国皮肤科医师重要指导用书。带领团队在诊疗水平、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步入全国前列,团队博士占比达77%,培养多名云岭名医和青年拔尖人才。为功效性护肤品“薇诺娜”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产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成为中国功效性护肤品龙头品牌、云南大健康产业新名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创新团队一等奖,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第四届“兴滇人才奖”提名奖。

  余正涛,男,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

  小语种语言信息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创建汉语—东南亚语言大规模语料库,研发东南亚五国语言分析平台和汉语东南亚语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填补小语种信息处理研究空白,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国安、网信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智慧法院”项目。提出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硕博研究生100余人。带领团队获得4个省级创新平台,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奖,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季华夏,男,1957年5月生,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澳大利亚籍。

  新时代在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外籍专家。主要从事薄膜工艺、半导体制成技术和OLED显示技术研究,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领域空白,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参与建立我国首个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企业,目前是该行业全球唯一盈利企业。培养了国内急需的第一批OLED微型显示行业技术人才,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有机光电显示创新团队。与京东方集团合作在昆明建成年产200万片的主动式OLED微型显示器生产线,为云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周平,男,1959年9月生,中共党员,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教授。

  中国民族政治学的探路人。长期从事政治学教学研究工作,率先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民族政治现象,构建完整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学术成果被中央最高决策文件采用。建立全国首个民族政治学博(硕)士点,民族政治学个人专著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参与组建并负责云南大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一流学科建设,申报成为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先后培养6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23名博士生研究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次,云岭学者,第四届“兴滇人才奖”提名奖。

  黄必志,男,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培育出“云岭牛”的“牛专家”。历经30余年,在几代科研人员努力下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元杂交肉牛品种“云岭牛”,填补我国不能生产高档牛肉的空白,打破日本技术壁垒,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新亮点。培育2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建立30余家企业组成的肉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广“云岭牛”养殖技术助力脱贫攻坚,在西盟县等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帮扶合作,带动1.5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云岭学者。

  谢本书,男,1936年5月生,中共党员,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退休)。

  云南近代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角度研究解读云南近代史,开辟云南近代史研究新领域,奠定云南近代史研究框架。牵头修撰《云南近代史》《云南通史(近代部分)》,撰写多部云南近代人物传记,还原云南近代史真相,为历史人物正名,弥补研究空白,提升云南文化自信,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多年从事高校历史教学工作,所指导学生成为云南近代史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退休后继续研究,发表大量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奖励,为宣传云南起到积极作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20世纪成就奖”。

  褚嘉祐,男,1949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退休)。

  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创建者。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生物制品研究,牵头创建作为“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被誉为中华民族基因的“诺亚方舟”,对于疾病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诊断等意义重大。临危受命带领单位走出困境,稳步发展。作为负责人推进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研制、生产工作,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牵头建立非典疫情后首批立项的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退而不休,坚持科研,热心青少年科普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黎胜红,男,1973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植物化学领域的探索者之一。从事植物化学研究,率先建立三种方式联用的单细胞水平植物化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精准定位活性天然产物的体内合成、运输和积累等开辟了新途径。首次揭示二倍半萜是在质体中通过MEP途径生物合成得到以及GFDPS从GGDPS通过正选择进化而来,填补了国际上对植物二倍半萜生物合成认识的空白。首次发现昆虫对植物芳香松香烷二萜通过芳环裂解生成不稳定二萜多烯的解毒新机制。建立了特色天然化合物库,为天然新药和新农药研发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并为相关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云岭学者。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孙成余,男,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正高级工程师。

  战略思维超前和经营理念先进的专家型企业家。坚持依法治企,推行阳光购销工程,累计实现工程结算审减创效2.78亿元。注重科研创新,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全省“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40余项,获各类专利30余项。坚持实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实现公司下属企业选矿、冶炼废水零排放和工业废气超净排放。带领驰宏锌锗成为全球铅锌联合冶炼及渣处理工艺流程最全、最完善的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164.03亿元,上缴利税13.41亿元。企业获得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奖、中国铅锌行业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发展十大领军企业称号。本人获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赵晗,男,1985年7月生,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新概念滇菜宣传云南的青年企业家。传承创新,不断发掘最具云南特色且符合消费者习惯的美食产品,致力让云南美食文化走出云南、走向世界,成为云南菜连锁品牌领跑者。创业不忘家乡,积极搭建云南农副产品推广平台,建立高标准食材甄选系统,推动云南本地原材料供货商提升食品生产工艺标准和安全管理水平,突显地域食材竞争优势,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作出积极贡献。创新餐饮人才培训模式,通过与5所职业院校合作,健全培养带训体系,建立青年人带动青年人进步成长的发展模式。在新加坡及北上广深等城市开设157家直营店,直接带动就业4000多人。企业销售额突破10亿元,是唯一一家入围全国百强餐饮企业的云南企业。获中国青年创业奖,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

  彭金国,男,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

  开拓奋进,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民营企业家。2003年成立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四个现代化乳品加工厂,年设计产能达30万吨。推动科技强企,组织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及风味营养奶开发等科技项目,参与发明及设计专利20余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1500万元。欧亚学生奶现已覆盖全省80多个县,在繁荣地方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振兴民族乳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百户优强民营企业,“欧亚”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本人获得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

  曾新生,男,1976年9月生,大益集团总裁助理、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执委会主任(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推动普洱茶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致力于普洱茶新产品研发,主持研发100余款茶品,客户满意度及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新品销售额占到公司当年销售额60%以上,单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建成中国首个普洱茶数字体验馆,创建数字化集群烘房、智能化发酵等多条工业化生产线,所在企业工业化水平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建立严格的茶叶生产标准体系,积极开拓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将大益茶打造为最受欢迎的中国茶类。以产业脱贫为突破口,帮助2978户建档立卡户11693人摘掉“穷帽”。研发的普洱茶制作技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益”商标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

  四、技能人才

  寸发标,男,1962年6月生,鹤庆寸发标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推动民族手工艺创新和带领家乡人民勤劳致富的“手艺人”。汲取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个人独特风格,工艺水平日臻完善,多项作品被收藏。带动鹤庆县新华村及其周边村寨学习银器锻制技艺,新华村获得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十大名镇”等称号,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司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实践培训基地,把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带到大学课堂,直接带徒386名,间接带徒1600多名,实习及通过在校培训高校学生2000多名,社会影响显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首席技师。

  郑棋元,男,1997年9月生,共青团员,云南技师学院教师,技师。

  云南本土培养的首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在移动机器人项目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完成了连续坐标运动控制、OMS(目标管理系统)抓取机构升级、OMS放置机构升级等多项技术革新,提高了移动机器人抓取的数量和速度。2019年8月,代表中国参加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战胜连续五届获得世界冠军的韩国队,勇夺金牌,实现了中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在教学岗位上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学生当中个人威望较高,示范引领效果好。获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技术能手称号。

  五、农村实用人才

  段金辉,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

  引领鲜切花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探索研究月季鲜切花高效无土栽培技术,攻克月季鲜切花全产业链关键技术,让“花苞大、颜色艳、枝条硬、花期长”变成现实。通过包装二维码和肥水数控技术,解决产品地块溯源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统一为农户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包装、品牌、销售、技术培训等服务,无偿推广“金辉”“金焰”等新品种。解决就业200余人,帮扶3500户花农户均增收2万元,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40余人。获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农业部全国百名杰出新型农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省委联系专家。

  六、民族文化人才

  马文斗,男,1962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云南文物保护和文博事业的耕耘者。长期从事文物保护鉴定工作,鉴定文物约40万件,完成100多次文物拍卖和出境文物鉴定,主持策划大型展览20余个。带领云南省博物馆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央视《国家宝藏》播出馆藏聂耳小提琴、银鎏鑫镶珠金翅鸟、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三件宝,得到观众一致好评。大力推广网上场馆展示,官方微博点击量超过40万次,位列全国前列,2019年省博物馆参观人数累计突破180万人次,为宣传云南发挥了积极作用。统筹做好16个州市级博物馆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为云南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使文博事业成为云南文化旅游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郭伟阳,男,1988年2月生,中共党员,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高级教练。

  云南本土首位奥运会冠军。6岁走上体操之路,脚踏实地,刻苦训练,2012年获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退役后到北京体育大学深造,研究生毕业婉拒外省单位优厚待遇,回到家乡云南工作,经常深入校园分享成长经历,传承奥运精神,激励年轻学子。2018年发起教育扶贫项目“冠军精神进校园、青春扶志我当先”活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肯定。投身体育公益活动,为宣传云南起到积极作用。代表云南参与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为腾冲美丽乡村猴桥镇农产品代言,产生明显效益。获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荣誉奖章、云南省一等功、云南省五四青年奖章,云南省文化名家。

  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其他

  兰树记,男,1981年4月生,中共党员,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社会工作师。

  云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领者。省内唯一获中国社会组织最高评估等级5A级社工机构——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积极负责和参与云南社会工作重要课题研究14个。带领团队协助西山区创建昆明市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助力全省各地培育社会组织30余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00余名。先后服务“三留守”人员5万余人,近15万人次。积极参与怒江脱贫攻坚,引入省外优质慈善项目10个,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在全国社会工作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云南社会工作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获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称号,第四届“兴滇人才奖”提名奖。

  公示时间2020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如对被公示人员有意见,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表彰奖励评选工作办公室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签署真实姓名并告知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8号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邮编:650228,举报电话:0871—12380,63991583。

  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

  表彰奖励评选工作办公室

  2020年8月15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