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着走 领着学 带着干
——西双版纳州拉祜族山寨曼班三队的脱贫故事(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1日 07:22:00  来源:云南网
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曼班三队的故事格外亮眼,成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真实写照。

  一人一人带着走,因户因人施策帮扶,是精准扶贫政策在中国西南边陲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一点一滴的陪伴,助力沧海变桑田,是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典型案例。

  不放弃、不抛弃,不停歇、不松劲。十多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将曼班三队列为“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试点,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滴水穿石的定力和润物无声的韧劲,引着走、领着学、带着干,17户人家终于在一步步战胜贫困的同时,转变了思想观念,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小康生活迈进。

  引着走 战胜贫困有动力

  “我没想到,这个小寨子竟然会有那么多领导关心。”曾担任曼囡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外办工作人员巴辛婕说。

  2016年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深入曼班三队入户调研,与贫困村民促膝交谈,共同商议脱贫致富办法。

  从那一年起,国务院扶贫办每年都要听取一次曼班三队脱贫工作进展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曼班三队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督办。

  “针对曼班三队‘素质型’贫困和发展基础薄弱问题,勐海县采用‘牛刀战术’高点定位设计,制定了最强的帮扶方案。”曾任勐海县扶贫办主任的玉儿嫩介绍,全县坚持脱贫规划与美丽宜居乡村相结合、短期扶持与稳定增收相结合、发展生产与提高人口素质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精准扶贫。

  长期与世隔绝,曼班三队的村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低头看脚、嘴巴紧闭、两眼茫然是他们最初留给外人的印象。但是,相处长了帮扶队员们发现,音乐能让他们的眼睛发亮。挂钩帮扶单位勐海县总工会积极协调,请人来教村民们拉祜族歌曲、舞蹈,用音乐在村民心灵的壁垒上凿出一条缝,让外界的光能渗进来。

  “改变曼班三队的贫困状况,帮村民转变意识、开阔眼界最为关键。”勐海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娅玲说,从2015年8月勐海县总工会开始挂钩帮扶曼班三队起,每一年都有计划地组织村民外出开眼界、长见识。去飞机场看飞机,去集贸市场看琳琅满目的商品,还去澜沧县老达保村看同为拉祜族的乡亲如何增收致富。

  制度引领也颇为有效。2019年7月11日,一个用积分兑换商品的超市——“小蜜蜂”超市在曼班三队正式运行。勐海县总工会出资1万元、七彩云南和心联心超市两家爱心企业各出资2万元,备了牙膏、清凉油等生活必需品。“管护自家的茶叶、打扫自己的屋子,都能获得奖励,很多人都争着干。”今年8月,村民扎飞家拿到了69分,当月最高。布朗山乡党委书记朱家均介绍,这个超市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增强村民自治能力为目的,村民科学种植、精细管理、参加活动、打扫卫生等,都可获得不同额度的积分。

  通过启发、引导,村民知道了什么是好日子,怎样做才能有好日子。自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干劲也越来越足。

  领着学 一点一滴见真情

  2015年以来,勐海县整合中央、省、西双版纳州下拨扶贫资金2671万元,为曼班三队修通8.7公里的进村水泥路,硬化了村内道路,为每一户建了独立厨房和卫生间、安装了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覆盖了4G网络。

  然而,长期刀耕火种、信息封闭的民族,很难适应现代文明。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后,有村民反映身子会痛痒,政府立即安排人员检测水质,并没有发现问题。再详细追问,原来是村民不会调节水龙头,烫伤了。电饭煲、电视机、电磁炉等家用电器,教过了也很少有人会用。比这更头疼的是,村民大都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不换衣,吃饭用手抓,基本不会讲汉语,见到生人就躲,更别说发展产业了。

  怎样做才能让曼班三队的群众明白党和政府是在帮他们过上好日子?2015年底,勐海县选派了“知三农、懂农业、爱农民”又会拉祜语的4人组成驻村扶贫工作组,到曼班三队驻村帮扶。“第一件事,就是给村民理发。”罗志华说,扎培第一个来理发,理完后显得精神多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去找罗老师理发,慢慢的,大家开始信任他、依赖他、听他的话。于是,工作组从洗手、洗碗、洗澡、换衣、叠被、归置家什教起,一点点教授、一遍遍重复。村民学会后,工作组坚持天天入户检查和监督,现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为。

  “1、2、3,我是中国人,我的名字叫……”驻村工作组成员李伙保是一名教师,他在负责教适龄孩子读书的同时,还负责在晚上对大人进行普通话培训。从写自己的汉语名字、认识自己国家开始,李伙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教他们听说读写。并通过游戏、动画片、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家学汉字、认数字。如今,大部分人用汉语交流无障碍了。

  “上课时,我经常要求他们换下干农活的脏衣服,洗过澡穿着鞋再来。”李伙保说,现在习惯出门见人换衣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村民娜四在记者蹲点采访的几天里,一天换一套衣服,干净又时尚。

  带着干 走出贫困奔小康

  工作组进曼班三队时,村里人还保留着半农耕半游猎、自由散漫的生产方式。

  “种什么、养什么都带着村民一起做,发展生产根据劳动力统一安排任务,完不成任务或不参与的就通过村规民约来管理、惩罚,种出或养出农产品再统一帮村民联系销售。”罗志华说,他们下决心带着村民学科技、用科技,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于是,形成了曼班三队特有的“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半军事化生产管理模式。

  工作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用汉语和拉祜语反复讲解种植技术知识,指导村民育苗、栽种栽插、施肥、管理等。村民不愿精细管理,工作组就把化肥拉到田边,带着村民施肥、除草。2016年以来,曼班三队的村民们再也不缺粮食。2019年早稻亩产量达733公斤,达到布朗山乡水稻亩产最高水平。

  “你说让他干不如干给他看。”罗志华说,他按照人畜分离、美丽宜居的要求,申请项目建设集中养猪场,分批引进小耳朵猪给每户村民养殖。他自己也在养殖场养了4头猪,每天带头喂猪、打扫猪圈,带着村民拌猪食、观察猪的状态、打预防针等。“我养的猪就是比他们养的肥,不生病。”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小耳朵猪养殖效益不断显现。从2016年至2019年,累计出栏380头,平均每年户均年收入4117.6元。

  曼班三队的自然条件适宜种茶,西双版纳最大的茶厂就来帮扶这个最穷的村寨。从2017年开始,勐海茶厂挂钩帮扶曼班三队。从那以后,勐海茶厂先后邀请上百名村民走进茶厂参观学习,看好茶叶带来的好收益,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向村民捐赠18台割草机及防护罩,带着村民进茶园,手把手教清理杂草。茶厂技术人员还多次深入村寨,对村民进行了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及茶叶初加工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建成了自己的初制所,并签订了《茶叶购销合同》,以保底价格收购茶叶。这大大激发了村民发展茶产业的动力,产业种植由60亩扩大到464亩,茶叶从基本没有收入到去年户均收入1164.7元。

  从引着走、带着学、促着干到肯去学、想要干、真会干,曼班三队村民的精神面貌、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380元增加到8826.68元。

  十年回首,已是沧海桑田。

  云南网记者 谭晶纯 戴振华 浦美玲 郑海燕 赵雨桐 陈飞 普建彬 摄影报道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