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4日 09:37:00  来源:云南网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全省发展铺展了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图景。《建议》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各方面力量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建议》明确提出,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奋力开创云南党建新局面,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各地党政干部已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找准前进方向

  《建议》提出,要不断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通弄懂、用好做实。

  连日来,各地持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省委全会精神,结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

  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渠道和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省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委党校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以学好讲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按照省委安排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与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开展好大规模干部培训,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夯实干部思想理论基础。要做好理论研究,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把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干部培训资源。同时,要开发培训专题,开展理论研讨,做好师资培训,为培训干部、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做好师资人才准备。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突出针对性、务求时效性,分类统筹开展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宣讲,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十四五”期间,迪庆州将建立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乡镇党校“第一阵地”培训落实、村级党组织“第一课堂”宣传到人“三个一”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州委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非公经济领域的党员凝聚起来,推动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是开远市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委书记代红辉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情。此次全会,她作为第十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了会议。她说:“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党组织的引领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她表示,要把全会精神特别是是省委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精神带给身边的每位党员,让他们信心百倍谋发展。

  提升党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各级干部真正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建设现代化。

  保山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统筹运用各类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围绕“十四五”规划,按照“培训计划精细化、培训学员精准化、师资力量专业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成果实效化”的思路,抓实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工作,扎实开展以提高适应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初任培训、以提高胜任职务能力为重点的任职培训、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为重点的在职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为重点的专业素质培训。同时,坚持常态化开展干部“上挂下派”工作,畅通企业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三支队伍”交流渠道。

  昆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立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目标,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以新一轮市县乡村换届为契机,大胆使用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的“猛将”,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干将”,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同时,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精准实施专业化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具体措施,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普洱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立足普洱实际,结合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人才强省的远景目标,要着力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完善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服务机制,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要坚持在“谋布局、搭平台、树品牌”上着力突出制度、平台、保障供给,继续落实好普洱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丰富“普洱—高校”直通车活动,吸引、聚集、储备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建功立业,为实现“十四五”目标提供坚实干部人才支撑。

  玉溪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创新活动方式,在党建引领市域治理现代化上不断精准发力。坚持“党建引领、良性互动”,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区域统筹、系统建设”,持续深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创建成果,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和“红色物业”工作,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党建网络与社区治理网格一体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坚持“智慧党建、共通互融”,开发管理党建引领市域治理智慧化平台,建设“城市大脑”,推进线下城乡党建网格全覆盖、线上搭建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党务、政务和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更加突出政治监督

  展望“十四五”,纪检监察工作怎么干?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议》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锚定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连日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目标明、任务清。

  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纪作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强化生态环保监督,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把压紧压实各县市、相关主责部门主体责任作为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的“牛鼻子”,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同时,在改进政治监督方法上紧扣重大政治任务开展日常监督,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提高以政治监督统领日常监督能力。强化日常监督的政治效果,突出监督的政治属性,综合运用督查督办、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列席会议等监督方式,探索“嵌入式”“体验式”等监督方法,从具体业务、具体案例入手,用政治眼光、政治视角去审视、研判问题。

  “持续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常态化开展‘蹲点式’监督和‘体验式’监督,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障‘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有效落实。”南华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政治巡察,紧盯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紧盯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更加精准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以巡察监督贯通和带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做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了州级“四套班子”一把手等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对德宏政治生态造成持续性的严重破坏,给德宏州对外形象、干部队伍思想、人民群众感情、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十四五”时期,德宏州纪委监委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把“严”的主基调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强化标本兼治,不断修复和重构政治生态,重塑“清廉德宏”,在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配套跟进不能腐的制度建设,加强不想腐的思想教育,整体协同、循环提升,及时清除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做实以案促改,真正把“别人的教训”变成对工作的促进、对党员干部的警醒,使整改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避免重蹈覆辙。

  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规划落实见效

  如何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推动“十四五”规划在云岭大地落实落细?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对标《建议》,在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基础上,进行了积极思考,不仅要带头贯彻落实,而且要督促各级各部门抓好贯彻落实。

  “‘支持滇东北加快补齐配套设施短板,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发展大局,积极承接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转移,建设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战略定位,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精准监督质效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确保以奋进新姿态保障省委重大战略部署在昭通得到有效落实。”昭通市纪委监委将紧盯“旗帜是否鲜明、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坚决、措施是否有力、工作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明显”开展重点监督;聚焦“项目谋划准不准、资金投向对不对、投运效益佳不佳”开展专项监督,压紧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将日常监督作之于细,对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业“三大千亿产业”和通高速、通高铁“县县双高速”重点项目,派驻监察专员与基层干群一起干、一起战,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成色,采取“交叉式”“蹲点式”“点穴式”方式,落实“2+1+1”联动机制,重点抽查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深度发力查问题,督促整改促落实;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直奔一线破解难题,采取“提级交叉”方式开展专项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

  让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和“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离不开严明的纪律作风保障。普洱纪检监察机关将紧紧围绕省委对普洱“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的发展定位,立足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净化工程”,着力整治政治生态中的“污染源”,涵养“绿水青山”政治生态,为全市绿色发展培厚营养的“政治土壤”。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审批监管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扶贫环保、涉黑涉恶、乡村振兴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昆明市西山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建设“云南政治中心服务承载区、山水都市品质区、现代服务业活力区”的定位,发挥好护航、聚力、提质、增效作用,把握好巩固和发展的关系,做好政治生态的“护航人”;把握好精准和有序的关系,做好党委中心工作的“助推人”,把握好重点和基础的关系,做好作风建设的“保障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担当。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纪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从基层最难改的问题着力,以有效监督“催生”基层治理创新,从而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文山落地落实。当前来讲,将重点监督“四个不摘”要求是否到位、责任是否减弱、政策是否跑偏等问题,回过头来算算账,看扶贫项目是否落地,工程结算是否完成等问题,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以铁的纪律护航民生福祉;未来一个时期,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聚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12字”方针,做实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以高质量监督为基层治理赋能,将监督动能转化为区域、部门、行业、基层、单位的治理势能。

  “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上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化,选人用人更加精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政治生态修复净化,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政治信念 筑牢思想根基

  5年来,我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政治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云南落地落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

  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以新理念指导实践。我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提高政治能力和工作本领为重点,全覆盖大规模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每年在省委党校举办4期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进修班。2016年,举办新任乡镇党委书记能力提升集中轮训班、新任村“两委”负责人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2017年,围绕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州(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覆盖所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020年,举办7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对省管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同时,分类分级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

  在抓好“关键少数”的同时,我省以“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学条例、在线测、见实效”等活动,录制“云岭先锋”夜校节目,多形式、多渠道使学习培训向基层延伸、向普通党员干部拓展。目前,全省已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5万余期,培训普通党员500万余人次。2017年以来,全省还建起2.5万个党建读物学用平台,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以及全省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国企、“两新”党组织,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

  5年来,全省高标准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助推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精进提升,初心和使命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为之一振。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主战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先锋模范作用,生动展现人民至上、为民担当的政治本色。

  建强干部队伍 夯实战斗堡垒

  “十三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从组织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各方面优秀人才,着力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5年来,我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中,从选育管用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精准科学的工作机制。把政治标准摆在第一位,严把干部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2017年以来每年集中3个月左右时间,对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全覆盖综合调研分析研判;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改进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把“工作实绩”量化分值占比提高到60%。仅2019年,全省16个州(市)就提拔使用了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5640名,占同期提拔干部总数的41.95%。2019年,中组部对云南选人用人工作民主评议结果,“好”的达94.7%,比2015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

  2016年以来,我省相继部署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每年聚焦一个主题、确定一批重点任务项目化抓落实,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高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高基层党建质量。201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12个领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达标创建办法,每个支部建有标尺、考有依据。2020年启动实施“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推动、“一张网”覆盖、“一体化”集成,持续夯实党在边疆执政的组织基础。几年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社会治理的第一线、服务发展的最前沿,党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红色引擎”,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5年来,我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走出一条切合云南实际的人才之路。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配套,体制机制改革有序展开,具有云南特点、区域竞争力、闭环衔接的人才政策和制度体系基本构建。近3年来,共2796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全省建立了5个“柔性引才基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1个,组织评选“第五届”兴滇人才奖20人。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19.62万人,人才贡献率达18.02%,在滇工作“两院”院士11人,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践行“两个维护” 荡涤污泥浊水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5年来,云南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政治机关的政治作用,自觉站在最前线、主动挺在最前面,用在一件件具体事上的担当作为生动诠释了“两个维护”,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

  把“两个维护”具体化、清晰化,坚决防止“标签式”“浮萍式”的政治敷衍。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大事要事,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和把讲政治只是停留在表达、表态上等问题,强化政治监督。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交办、政治要件,监督执纪问责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问责和立案查处3个省管单位、14名省管干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威市海岱镇饮水工程造假问题重要指示精神,立案查处7人,问责6个单位25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清理公款购买库存的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846件,处分953人。

  贴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突出阶段性政治监督重点。加强对农村乱占耕地的监督。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毁林种茶问题以事立案,推动全省开展专项整治。

  5年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排查分析政治污染源及其形成机理,围绕云南政治生态修复、净化、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严”的主基调,进一步探明政治生态存量增量新老污染源,有针对性地正风肃纪,荡涤政治生态中的污泥浊水。

  ——聚焦省委“八个坚决肃清”要求,全覆盖列席州市、省直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及时妥善处置中央纪委移送的有关问题线索,推动肃清流毒向各部门单位延伸压实。

  ——严查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交织的案件;聚焦国有企业、矿产资源、烟草等重点领域腐败案件多发频发、成为政治生态污染重灾区这一突出问题,深查党员领导干部与不法商人相互勾结实施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行为,遏制和扭转“靠山吃山”“靠矿吃矿”等现象;相继查处一批在本地本系统长期深耕细作、关系盘根错节、成为政治生态污染源问题的典型案件;果断査处政治骗子、政治掮客苏洪波等包装自己、运作项目、运作干部的行为;成功劝返“百名红通人员”云锡集团原董事长肖建明等回国投案自首。

  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刮骨疗毒的同时,云南纪检监察机关把“三不”作为有机整体,系统化集成化一体推进查办案件、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教育警示等工作,不断探索实践有云南辨识度的一体推进“三不”工作模式。

  5年来,全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2017年,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省管干部63件,2018年,立案审查省管干部74件;2019年,立案审查省管干部99件,同比上升33.8%……

  强化精准思维 落实监督责任

  “十三五”期间,云南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强化精准思维提升监督质效。

  5年来,云南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规范化”的精准监督,转变监督理念,汇聚监督合力,搭建监督平台,构建监督支点,着力把纪检监察机关打造成党员干部的政治“4S店”。

  ——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深入各州(市)和省直部门,与党委、纪委书记分别谈话,听取履行“两个责任”情况。制定《关于州(市)、省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向省纪委常委会专题报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工作意见》,已经4次组织专题报告。自2019年首次专题汇报会以来,目前已有22家省级单位党组(党委)书记作了汇报,16个州(市)党委书记汇报“一年全覆盖”。

  ——深化政治巡视,把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式”巡视贯通起来、穿插使用。本届省委已开展11轮巡视,完成正在开展的第十二轮巡视后,即实现本届省委任期内巡视全覆盖。

  ——推动监督工作具体化、常态化,创新采用“蹲点式”调研监督、“体验式监督”“政治关爱式”谈心谈话等有效做法,转变监督思路、打开监督窗口,延展工作手臂,全面加强日常监督,建立“2+1+1”监督执纪监察联动工作机制,把各个监督单元串联、互动起来,形成“监督动车组”工作模式。

  ——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现有效监督全覆盖。

  ——突出“三个效果”的统一,把监督执纪的刚性与柔性、力度与温度结合好,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探索制定具有云南纪检监察特色的IS0问责质量评估体系,防止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制定实施《云南省容错纠错办法》,开展为举报失实者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群众痛恨什么就查处什么。”5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斩“黑手”,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打“黑伞”,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纠“四风”,一以贯之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让群众“有感”。

  打铁的人,首先要成为铁打的人。5年来,云南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云纪铁军。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经过不懈努力,云南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日渐形成。

  云祖轩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组织部门来说,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组织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省“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议》提出:“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通弄懂、用好做实。”我们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坚持不懈扎实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工作。把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创新培训方式,制定培训计划,抓实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全覆盖,分期分批对其他干部进行系统培训。认真做好中央《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及时经常学习制度,加大述学、评学、考学力度,推动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工作,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建议》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以换届为契机配强各级班子,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精心组织实施2021年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拓宽选人视野,推进干部交流,加大选配熟悉工业经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外经外贸、金融投资、现代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干部力度,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为精心谋划、扎实推动云南“十四五”建强执政骨干队伍。改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调研及分析研判,提高知事识人水平和精准科学选人能力。将坚持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和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鲜明树立重品德、重才干、重担当、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

  《建议》还对培养和选用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等提出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提高治理能力,继续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同时,认真抓好公务员制度政策体系建设,巩固深化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成果,激励广大公务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激励相结合,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积极性。

  只有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带领全省各族群众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提升我省基层党建水平。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改进优化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智慧党建”,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政治引领,提高基层党组织抓重点改革、重大任务落实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夯实党在边疆执政的组织基础。研究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在新发展阶段的新措施,持续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成果,全面实现与促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我们将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引领,激励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编制实施2021-2030年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构建具有较强区域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聚焦“卡脖子”领域,做好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工作,统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树立“高精尖缺”导向,增强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工作力度,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云纪宣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强力正风、肃纪、反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开发布,其中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自觉地把“两个维护”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扣《建议》部署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履行职责使命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把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式”巡视贯通起来、穿插使用,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向发力净化政治生态。过去一个时期,受白恩培、仇和、秦光荣等流毒影响,云南政治生态持续恶化。近年来,省委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云南政治生态有明显改善,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还没有彻底根除,实现根本好转任务依然艰巨。对此,《建议》围绕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一体推进“三不”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进一步认清形势,强化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落实到正风肃纪反腐各方面,促进云南政治生态全面修复、持续净化、整体向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结合重大案件查处、“蹲点式”监督、巡视巡察,依托“2+1+1”工作机制,对各地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开展政治生态本底调查,逐一分析政治生态的问题和隐患,一地一策推进整治;深化标本兼治,探索研究政治生态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精准“画像”,摸清“树木”“森林”情况,为政治监督提供科学支撑;把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结合起来,做实以案促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目的。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建议》提出,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抓住主体责任的落实,就抓住了关键,牵住了“牛鼻子”,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要当好政治生态“专业护林员”,又要当好调动各方落实责任的“组织员”,紧盯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常态检视、持续压实责任,推动党委(党组)守责、负责、尽责,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定期组织州(市)党委、省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向省纪委常委会专题报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巡视巡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纪检监察建议、约谈提醒等举措,着力发现和纠正偏差,推动党委(党组)正视履行主体责任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及时改进、补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企业、各高校纪委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新发展阶段党的建设质量。

  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自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悄然改变,但要防止“四风”隐形变异、反弹回潮,不断巩固深化仍需久久为功。《建议》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释放出驰而不息纠“四风”、坚定不移树新风的强烈信号。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充分发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合力,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列入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和巡视巡察的工作重点,深挖细查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交叉式、推磨式、飞行点穴式、联动媒体监督等检查方式的运用,坚守重要节点,紧盯重要领域、薄弱环节,及时发现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放大震慑效应,督促推动各级党委扛起主体责任,对自身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自我揭短亮丑、主动整改落实;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推动作风建设有关制度建设,列出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正负面清单,让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云南网记者 郎晶晶 谢进

  图片由记者、通讯员拍摄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