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2日 15:35:51  来源:云南网

  

  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速读: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食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旱地两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协作任务“云南高原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集成示范与推广”。5年来,项目组通过持续攻关,形成了红壤改良、培肥地力、高效栽培等方面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并示范推广,有力推进了当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培肥地力:持续创新结硕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食物。

  调查显示:云南约6亿亩国土中,红壤系列土壤(包括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燥红土、黄壤等土类)约占70%,是云南省最主要的土壤资源和粮经作物生产的重要基地。风化度深,瘦、酸、粘是红壤系列土壤的主要特点,加之近20年来化肥尤其是氮肥施用量不断增加,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以有机质含量降低、酸化为主要特征的红壤退化趋势明显。

  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承担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旱地两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协作任务“云南高原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集成示范与推广”。以郭云周、刘建香牵头的协作任务项目组针对云南高原红壤瘦、酸、粘等特性,围绕红壤耕地培肥和高效农作制,深入开展了有机物料对玉米与红壤的影响、有机无机肥料在红壤绿肥-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合理施用、不同营养型作物轮作、酸性红壤改良、间套作等试验研究,明确了高碳氮比秸秆直接还田,并与氮肥施用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红壤耕地有机碳、有机氮储量,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又能保证红壤耕地高产稳产。

  项目组通过采用秸秆直接还田、养用互补轮作等轻简化措施来提高云南高原红壤耕地有机质含量,轮作茬口施用石灰来修复酸化红壤,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消减红壤障碍因子,集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高效技术模式。

  提质增产:土肥科技显身手

  9月18日,曲靖市马龙区马过河镇鲁石村委会黑石头村小组,沿山坡而上种植的一片片玉米即将收获,饱满的籽粒预示着今年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以前种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公斤,现在亩产有五六百公斤。”黑石头村小组长张兴荣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是酸性红壤,容易板结,庄稼也长不起来,在专家指导下我们种了苕子,进行玉米秸秆还田,用绿肥和玉米轮作,现在土壤松活了、也肥了,庄稼长得比原来好!”他感慨道:“不按科学种田是不行的。”

  “在这里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酸性土壤改良,二是红壤培肥,三是间套种轮作。”郭云周告诉记者,项目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场,把鲁石村委会黑石头、黄泥塘两个深度贫困苗族村小组作为项目试验示范核心区。“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高效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为这两个村如期整村脱贫提供了技术支撑。5年来,项目实施累计轮作示范应用800亩,增产粮食160.03吨,人均增产373公斤,增产绿肥干草37.02吨,新增产值224079元,人均增收522元;项目示范应用过程中发放的土壤改良材料、种子、复混肥等农资以及秸秆还田作业费,相当于人均减免生产资料和农机投入476元。

  黑石头、黄泥塘地处高寒山区,村民多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部分外出务工,两个村104户429人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全是破旧的土坯房,村里污水横流,山上的玉米长得稀稀疏疏。”刘建香回忆起5年前第一次到黑石头的情景。

  “9月6日,随着最后的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鲁石村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张兴荣动情地说,在党委政府支持下,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村子也变得整洁漂亮。通过项目的实施,村民们学到了一手技术,玉米增产40%,感谢省农科院对两村的扶持与帮助。

  

  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科学养地种地 让乡村美产业兴

  应用推广:藏粮于地惠民生

  研究表明,有机质含量是表征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在北方旱作区,0.1%的有机质相当于0.8吨/公顷的粮食生产地力,单产中耕地地力贡献占50%~65%;而南方稻区,0.1%的有机质相当于0.6吨/公顷的粮食生产地力,单产中耕地地力贡献占50%~60%。这表明,粮食生产的根本是耕地,中心是地力,关键是有机质。因此,改良、培肥红壤,提高红壤生产力,是云南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基础工作。

  长期致力于云南耕地土壤培肥、土壤合理利用、作物合理施肥与栽培等研究,郭云周、刘建香对这片红土地充满了深情。这些年来,他们践行“笃耕云岭、致惠民生”院训,不辞辛劳,执着坚守,努力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广大农户家。

  “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希望能够把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到更多相似地区,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为此,项目组在曲靖市9个县(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提升红壤耕地有机质”“云光早苕-玉米养用互补高效轮作”轻简化农作制用地养地技术,较好地推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红壤耕地高效农作制(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项目组通过室内会议、田间示范讲解和观摩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528人次(其中种植大户114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92名。学员除来自曲靖9个县(市、区)之外,还有来自云南省红河、文山、德宏、丽江、怒江、昭通、昆明、楚雄等地,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安顺、盘州等地,以及四川省成都市、西昌市等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社员、扶贫队员、村干部等。科技的星火,被播撒到了更加广阔的大地。

  云南网记者 陈云芬 摄影报道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