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与产业良性循环——大姚奏出绿色文明和谐交响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 07:12:00  来源:云南网

  下午时分,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蜻蛉湖上群鸟齐飞,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刚刚摘下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桂冠的大姚县,秉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在大姚生根发芽。

  矢志不渝坚定绿色抉择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姚县矢志不渝的绿色抉择。

  大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2013年以来,大姚县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责任考核,考核占比从2013年的2%逐年提高到2019年的12%;全面推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建立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把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产业禁投清单、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将“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项目挡在门外——全县严格进行企业污染防治检查,整合升级改造砖厂6家,关闭沙厂46家,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

  关停改造初始,每年减少数千万元税收。在大姚任县委书记已8年的陆积峰说起当时所面临的尖锐矛盾仍旧记忆深刻。“大姚一度是楚雄州最贫困的地方,不少地方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以资源换发展成为普遍的谋生手段。但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结石病等一些疾病高发让生态的呵护变得刻不容缓。面对压力,县委、县政府坚定地统一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是大姚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

  山绿了、水清了。近年来,大姚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优良,各类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省州下达任务,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3年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地表河流水质均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2019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州10县(市)中排名第一。2020年1月,大姚县获评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

  绿色为琴弹奏发展乐章

  不断夯实生态基础,让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姚以绿色为琴,弹奏出一曲和谐发展的交响乐。

  大姚县三台乡彝峰核桃专业合作社门市里,几位村民正在轰鸣的分拣机旁进行大小果分拣。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忠介绍,三台是彝族聚居山区,彝峰合作社有52户核桃种植户,每年销售的核桃有100多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

  去年起,三台乡“选拔”出600棵古核桃树进行网上认购,每棵树都标注了详细的身份信息。有500多棵树找到天南海北的主人,其中树龄最大的一棵核桃王树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被北京的客人拍下20年。这位客人今年驾车到三台采摘核桃,准备把核桃加以精美包装后送给客户。“我们采用多种渠道全面打开消费市场,果树认购这样的方式,品牌推广的效果很好。”三台乡党委书记赵丽说。

  大姚县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按照“兴林富民”发展思路,大姚创新“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五化联动”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五化联动、农林双赢”的绿色转化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核桃深加工企业22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11家企业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2014至2019年,大姚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和新一轮退耕还林12.07万亩,其中涉及核桃种植63847.9亩,占比高达52.9%。

  以核桃种植为核心,大姚县联动蚕桑、百合、畜牧等产业的生态价值转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深秋,石羊镇的桑园里,碧绿的桑叶仍然肥厚壮硕。这里的蚕茧一年可以收购4季,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9月份,公司已实现产值3274万元,现金支付蚕农茧款828万元,有力带动了周边民族地区蚕桑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桑园立体种养基础上,大姚县推进桑蚕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全县现有7个乡(镇)54个村委会11485户农户栽桑养蚕,累计桑园面积达8.76万亩,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三台绿色银行转化模式、石羊蚕桑破茧成蝶模式、六苴百合四位一体种植模式、稳定带贫的齐和牧业模式……以核桃、花椒、板栗、华山松、蚕桑和蔬菜“五棵树、一片叶”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文明城乡厚植绿色底蕴

  在全国几千个市县中脱颖而出,进而上榜成为“两山论”转化样本,大姚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县城秀美、整洁、宜居。“你们任何时候来,城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一位市民对记者说。永丰湖湿地公园、西河森林运动公园、白塔湖公园、东塔湖公园、蜻蛉湖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在城区星罗棋布,南塔山、老西山健康步道建设已经竣工,白塔山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和金碧公园项目建设正在启动。

  建一处、绿一点,建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如今的大姚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4.49%,绿化率达39%,人均公园绿地12.25平方米,成为令居住者自豪、投资者放心、外来者羡慕的国家级园林县城。以彝族文化为特色的彝绣园主题街区、以核桃文化为特色的核桃文化产业园街区、以儒家文化和盐文化为特色的西河印象商业主题街区为“美丽县城”建设注入内涵。

  农村青山绿水,生机勃勃。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赵家店镇团塘村,曾经脏乱差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团塘村的蜕变源于2017年10月创新启动的“垃圾分类超市”,在赵家店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当地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回收积分办法、积分兑换规定等细则;设置了3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就业人员,组建成立“蜻蛉河巡护队”。村民将收到的垃圾交到“超市”进行分类,用积分兑换超市里的生活用品。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的治理模式,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全县农村广泛开展的“奖勤曝懒红黄榜”“门前卫生区三包制”等营造了环境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的氛围,村民家门前道路实行卫生包干,卫生优良上红榜,卫生较差的农户上黄榜,村民相互监督,人人争当卫生光荣户。

  在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绿水青山品质的基础上,坚持严格保护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并重,大姚县加强把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以石羊古镇、彝州屋脊百草岭、三潭景区、昙华山景区为重点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65亿元。

  积极挖掘生态产品潜力,多途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绿色发展成为大姚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目前,当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森林云南”省级示范基地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立县在大姚活力彰显。

  云南网记者 朱毅 段毅 刘薇薇 吕瑾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