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疑难肺病 临床基本功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08:50:19  来源:健康报

原标题:诊断疑难肺病 临床基本功是关键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金伟

肺曲霉病是由致病性曲霉菌或其孢子引起。有些寄生于呼吸道的曲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致病作用,正确诊断肺曲霉病并非易事。近期,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了一例,其诊断过程较为曲折。

初步治疗 效果不佳

该患者为55岁女性,因咳嗽、咳痰1个月,呼吸困难20天,左胸痛10天到某诊所就诊。医生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仍反复发作。

患者于10天前出现左胸痛,向左肩背部放射,伴发热。因怀疑并发心绞痛,故到某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体格检査显示:体温38.2℃,脉搏91次/分(成人正常60次/分~100次/分,患者脉搏偏快),呼吸21次/分(成人正常16次/分~18次/分),血压正常。患者呈急性病容,左肺触觉语颤减弱,叩诊音稍浊,听诊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罗音。其他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的辅助检查提示:白细胞12.9×l09/L。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后段有一个2.8cm×2.8cm×3.5cm的密度增高影,边缘分叶,有长毛刺,周围散在小片絮状影,左上肺后段支气管未见显示,隆突下有点状钙化,胸腔未见有积液。

入院后,即给予患者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这种处理主要考虑患者存在一般性细菌感染,诊所抗感染未见效可能为疗程不足和存在耐药菌所致。故给予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菌,并改用阿昔洛韦抗病毒。继续用氨溴索促进抗感染药物在肺浓集、随痰排出。同时,给予吸氧、输注能量增强抵抗力等。用药前取痰液做了痰培养和血培养,同时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然而,用药7天后,疗效并不佳,于是,排除患者为一般细菌感染。

综合考虑后,医生给予患者的入院诊断是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癌(怀疑)、肺结节病(怀疑)、韦格纳氏肉芽肿(怀疑)。

修正诊断 初见疗效

三天后,患者的各项检查陆续回报:癌胚抗原2.9ng/ml(正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5ng/ml(正常),鳞癌相关抗原1.0ng/ml(正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3.2ng/ml(正常)。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会厌附近有白色斑片,左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开口被乳白色新生物堵塞,分泌物染色可见真菌菌丝,证实有真菌感染。病灶为非圆形、边界清的结节状阴影,且其内无空洞,排除韦格纳氏肉芽肿。取病变组织以备病理检查。结节病抗原试验阴性,除外结节病。结核菌索纯蛋白衍化物试验均阴性,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找抗酸杆菌阴性,排除结核。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反复追问其病史。原来,患者喜爱动物,退休后饲养狗猫,朝夕相处,有时还与它们同卧一床,且患者年龄偏大,长期吸烟,抵抗力下降,因此,考虑真菌感染由此而起。

治疗上,随即停用抗菌、抗病毒药物,给予伏立康唑治疗7天,上述症状渐渐消失,体温下降至37℃。复查CT显示左上肺阴影略缩小。

病理确诊 真相大白

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消瘦、有吸烟史,真菌感染可能为继发性或肺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医生为了慎重起见,复查了患者的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学检查回报:未找到肿瘤细胞。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2.8ng/ml(较前稍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1.2ng/ml(较前稍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鳞癌相关抗原0.9ng/ml(较前稍低),细胞角蛋白19片段3.1ng/ml(较前稍低),于是排除肺癌。

病变组织涂片显微镜下可见曲霉菌及其孢子,真菌细胞壁成分-β葡聚糖试验阳性,进一步证实为真菌曲霉菌感染。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症状出现仅1个月,早期肺癌不会在影像学上出现如此明显阴影),于是进一步排除了肺癌。最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肺曲霉病。

本病例在初步诊断时,考虑为急性支气管炎,继而考虑为并发心绞痛,因患者年龄偏大,有相应临床表现,而诊所无相应检查设备,转诊某医院属于谨慎之举。二诊问病史、体格检查更加仔细(将一些有排除作用的阴性体征也检查列出)。医生根据临床表现选择相应检查考虑一般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癌、肺结节病、韦格纳氏肉芽肿,临床思维正确。经诊断性治疗排除一般细菌性肺炎,进一步怀疑是支气管肺癌,步步深入,并选择痰脱落细胞学、纤支镜、病理活检、肺癌相关标志物检查,初步排除肺癌。至于肺结核、肺结节病、韦格纳氏肉芽肿,患者症状虽有相似之处,但辅助检查缺乏相应支持,而将它们列入排查纯属慎重,显示了医生的思维缜密。尤其值得圈点的是,在排查肺癌的同时发现真菌感染,预感到当初询问病史不详,经追问病史方知患者为爱护动物者,退休后饲养多只狗和猫。于是,肺曲霉病的诊断水落石出。

由此可见,内科基本功如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根据二者结果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等,这些在诊断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建立起正确临床思维,才能做出符合疾病逻辑的诊断。(陈金伟)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