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寒冬,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双河、夕阳两个彝族乡的当地农民就到自家田地中开始深翻土壤、整理土地,为春种做准备。
晋宁彝乡传统村落
看,田间地头一片“人勤春来早”的景象。经过精耕细作,晋宁彝乡的农田让本沉寂的冬天变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晋宁彝乡传统村落
晋宁彝乡传统村落
晋宁区的双河、夕阳两个彝族乡总人口在2万人左右,是昆明市七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森林覆盖率80%以上,但可耕种的面积却很少。特别是夕阳彝族乡可耕种土地多数处于山坡地带,形成昆明地区少有的梯田,部分耕地还处于山沟凹地。每年冬天,当地农户都会把自家的土地深翻几遍,再用农机细化平整,让土壤能够保存更多的水分,让来年庄稼的根系扎得更深。
晋宁彝乡传统村落
晋宁彝乡传统村落
现在晋宁双河、夕阳两个彝族乡的百姓在当地党委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后种上了经济价值更高的黑皮花生、红皮香瓜子、香糯米等,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都住进了小洋房,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
云南网记者 张雁群 实习生 沈晓丽 通讯员 李继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