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腾冲最动人的主旋律和高频词——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腾冲两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21:04:27  来源:云南网

  春节将至,腾冲大地冬樱盛开,山茶绽放,处处生机勃勃。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腾冲考察时,在和顺古镇、司莫拉佤族村,看望慰问了各族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两年来,腾冲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个个发展的足迹,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见证着新时代腾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的奋进与豪迈。

司莫拉佤族村:“幸福村”里唱响幸福歌
 
 

  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佤族聚居的村庄。“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是司莫拉佤族村几年前的真实写照。“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而实际上它曾是一个贫困村。

  “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这份重托与期许,镌刻在司莫拉佤族村的发展史上,铭记于佤族群众心中。

  腾冲市清水乡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腾冲的重要指示作为推动清水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纲”和“魂”,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干在先、走在前、作示范,借助千载难逢的“司莫拉效应”,以强产业实现“乐业”之幸福,美环境实现“安居”之幸福,兴文化实现“文明”之幸福,优治理实现“有序”之幸福,保民生实现“富裕”之幸福,乘势而上,将清水打造成“云南省乡村振兴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标杆”。

  如今的司莫拉佤族村,家家都是“最美庭院”,房前屋后满是绿植,厕所干净卫生,污水统一收集,还建起了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梯田景观区。2020年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了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

  深冬时节,走进司莫拉佤族村,天蓝如洗,远山如黛,在一片古榕树山林里,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村里的长者坐在幸福树下聊着家常,聊着聊着笑开了花,放学归来的孩童在石板路上奔跑戏耍……

  为了吃好“旅游饭”,司莫拉佤族村抱团发展。2020年6月,司莫拉幸福佤乡项目落地。由党支部发起,73户佤族村民积极参与,成立了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宅基地、房屋、自留地等资源,通过股权方式入社,享受入股分红。合作社与公司签订流转开发合同,公司用工优先使用合作社成员,让社员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内业务、参与公司经营、在公司务工。

  围绕“幸福旅游+产业”,司莫拉佤族村以国有公司运营为龙头、合作社经营为示范、群众自主创业为支撑,稳步推进农旅联姻,一二三产融合,实现田园增色、村庄增美、群众增收。两年来,带动就地就业1000余人次,促进群众增收500余万元,司莫拉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随着一个个司莫拉新开发项目的落地,慕名而至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劲头十足。两年来,全村共接待游客46.7万人次,各级党政考察团2120批次、6.3万人次;集体经济30.8万元,较2019年增长77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6元,较2019年增长55.6%,司莫拉火红的日子,生动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发展更优、配套更足、产业更全、精神面貌更佳”是司莫拉这两年来最深刻的变化。清水乡党委书记徐静丽介绍,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里,清水乡以“一环三片、六村六品、一核一寨”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打通22.8公里长的旅游环线,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积极争取各类项目20余个、资金1.5亿元,畅通村庄道路网、完善污水处理网、织密监控安全网,寨内景观提质、业态有序布局,司莫拉实现了宜居宜游宜业,真正成为了一个让佤族群众住幸福家园,谋幸福产业,享幸福教育,唱响幸福之歌的地方。

和顺古镇:力创5A,六百年古镇焕发新活力
 
 

  腾冲市和顺古镇,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云南著名的侨乡,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异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和谐包容的和顺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

  2020年1月19日,对于和顺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和顺古镇,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创新理论等情况,对和顺古镇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和顺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勉励化作强劲的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接续奋斗,奋力书写和顺发展的新篇章。全镇着力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以创建促提升、以创建促融合,让和顺古镇的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2020年11月,和顺古镇景区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和顺镇强化硬件,提升软件,全领域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古镇旅游环境,实施了1号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通景公路停车场和游览车道,新建改造3A级旅游公厕和景区公厕,建成景区标识系统和大月台游客服务站,安装11个5G—CPE设备,44套一键呼救设施投入正常使用;抓综合环境优化,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对主游道沿线的飞线和景区范围内不规范的电箱管线进行有效整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顺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受到央视等国家级媒体高度关注。

  两年来,和顺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开发与丰富的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景区品质提升,顺利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持续完善游览、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陷河游船、竹筏倩影、水幕灯光秀等旅游文创产品陆续推出。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独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具有浓郁特色的明信片、手账本、邮票以及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2020年以来,和顺古镇兴起了“红色旅游”。习近平总书记到和顺视察时,提出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深情寄语。和顺将勉励化作了发展和革新的强劲动力,在位于水碓社区的艾思奇纪念馆旁建设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能行好”哲院,精心打造了一个“红色书吧”,让游客来到和顺不仅能体味到和顺和谐之意境,也能感受到和顺和谐之哲思。

  与“能行好”哲院一样,和顺大讲堂也成为了和顺群众提升精神境界的“家常便饭”。讲理论、讲文化、讲哲学、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昌宫里常常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群众。

  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基础。和顺镇党委书记普亚增深有感触:“和顺是一个充满各种生活哲学、处世哲理的多元文化融合之地,总书记来了后,我镇立足于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开展‘大众哲学大家说’主题活动,逐渐形成大家学哲学、说哲学、用哲学的浓厚氛围,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给大众带去滋养。”

  古镇不古,它站在新的起点,焕发出了时代的光芒。

  我们期待,一个更奔腾的腾冲,一个更幸福的腾冲。

  两年前的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干部群众的话语和殷切的嘱托,源源不断地为腾冲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两年后的1月19日,置身新时代大潮,腾冲必将以闻令而动的效率意识,以闻鸡起舞的实干精神,以闻过则喜的宽阔胸怀,开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新征程。

  云南网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杜加从 刘正凡 官智钦 李盛中 摄影报道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