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5日 08:38:05  来源:云南网
乡村新图景

收获稻花鱼

  

  三月的江川,希望的田野欣欣向荣。

  从踊跃创办村(社区)公司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和资金,到全力推进农村危房闲房旧房“拆、退、管、用”,再到创新举措整合项目资金达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效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以来,全区汇集多方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带动农村产业兴、环境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是发展战略,也是民心所盼。江川区发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上不断探索、勇往直前,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强企富村

  争取到2022年底全区66个村(社区)村办公司实现全覆盖

  ●拆治结合

  累计拆除197145平方米盘活利用29005平方米

  ●建示范点

  从2022年开始用3年时间整体推进每年完成不少于10个村(社区)、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村办公司“活”源头

  位于安化乡安化社区的江川区安山源商贸有限公司有机质加工厂房旁,村民把从林下挖来的腐烂树叶树枝堆成山,等加工完毕堆捂发酵后,即可作为有机质进行销售,用于有机蔬菜种植、烤烟育苗、花卉种植等。

  “公司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我们努力学经济、学经营、摸市场,整合了林下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集体收入,助力农民增收。”安化社区党总支书记、安山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普朝林介绍,公司由村合作社、供销社和村民入股成立,目前主要负责有机质的原料加工和销售,预计年产基质5000余立方米,销售额达约250万元,可带动农民增收约120万元。下一步,将建设农村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壮大集体经济。

  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一直是现有合作社、供销社等村级经营组织的弊端。为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激发村级组织活力,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江川区在各村(社区)探索创办现代农业服务公司。

  江川区委副书记宋成杰介绍,村(社区)办公司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依托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采取村级独建、村企联建、村民共建等多种形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同时,结合市场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江川各村(社区)的村办公司秉持因地制宜原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服务、农村中介服务、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农村商贸服务、乡村旅游服务等。

  今年,江川区将全面推进村(社区)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创建工作,实行“一村一企”,争取到2022年底全区66个村(社区)村办公司实现全覆盖,动员和带动企业、村(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强企富村、村企共赢。

  拆除“三房”美家园

  走进江城镇侯家沟村张家头小组,一些老旧房屋正在拆除,一些拆除后的空地已种上花草。

  行走村间,总能遇见身穿粉红色马甲的巾帼志愿者,这群热心肠、爱管事、会做事、有责任心的妇女走村入户,宣传危房、闲房、旧房“三房”拆退管用的相关政策和拆退管用工作对建美乡村、提升品质、增加土地利用率等方面的好处。“我们主要是做好宣传动员,并对将要拆除的房屋进行摸底登记,实地拍照、测量。虽然很累,但能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点力量,很值得。”巾帼志愿者宋竹焕说。

  在江川区,机关党员干部、村组干部、普通党员、巾帼志愿者等纷纷行动起来,深入村寨,倾听困难、讲解政策、宣传引导,全力推进“三房”拆退管用工作。

  按照“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改得美观、管得规范、用出实效,基本看不见破房和残垣断壁”的要求,江川区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融合乡村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探索创新、稳慎推进,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等工作,创新农村“三房”拆退管用有效途径,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坚持综合开发、盘活利用,因地制宜,美化村庄环境,优化村庄功能,规划村庄建设,强化集体经济,深化管用机制,充分激发村庄发展活力。坚持农民增收、集体受益,严守“法规政策不逾越、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两条底线,统筹处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的权益关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

  江川区坚持拆治结合,力争2022年内实现应拆尽拆,90%以上盘活利用,切实增强集体和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规划管控意识,着力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房”拆退管用长效机制。目前,全区初步摸排应拆房屋5384宗362940平方米,累计拆除2824宗197145平方米,拆除率为54.32%,盘活利用258宗29005平方米。

  整合资金助振兴

  人居环境提升的经费、“厕所革命”的奖励、产业发展的补助……长期以来,乡村振兴的财政资金使用一直面临“碎片化”问题,发改、住建、民政、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各管一头,到了基层,难免出现或重复交叉或空白的情况,资金和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益。

  江川区有效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乡村振兴投入新格局,以实用性规划为引领,以示范村组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

  宋成杰介绍,全区按照“四个一批”方式,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投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即形成一批示范引领,通过村组试点示范,鼓励各乡镇(街道)在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培育和树立一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整合示范典型;一批部门参与,每个示范点都有一批项目主责单位带着项目资金参与其中,从产业、人才、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不同的建设作用,实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效果;一批项目整合,按照每个示范点的实用性规划,根据每个参与部门的项目资金情况,进行统筹整合;一批专班指导,每个示范引领村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系统谋划示范村组的项目库,参与部门分解任务,指导督促推进各项工作,完成成效考核等。

  从2022年开始,江川区将用3年时间,通过点、片、面整体推进,每年完成不少于10个村(社区)、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到2025年全区每个乡镇(街道)在全市基本形成乡镇(街道)、村(社区)布局合理、示范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示范。

  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文 通讯员 李丹/图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