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重生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1日 04:20:0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会馆重生

本报记者 李瑶

周六傍晚,前门三里河畔,青云胡同颜料会馆里,丝竹管乐齐作,声声悦耳。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重回视野,在古朴国风与创意潮流的交融中绽放光华。

2021年下半年至今,湖广会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等陆续上演“会馆有戏”系列文艺演出。穿越历史尘埃,京城会馆里再现数百年前“听家乡戏”的生动场景,这在会馆核心功能废止后的近百年来尚属首次。

北京是会馆之都,其会馆历史至今已有约600年。作为历史上首都和地方交流的纽带,会馆滋养了古都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性。

去年起,本市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适度塑造和引入文化业态,引领了会馆新生,也让“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北京城市特色有了更丰盈的含义。

“古都文化”源头之一

沿琉璃厂往南,拐入后孙公园胡同,有一座隐藏于青砖深巷中的小院——安徽会馆。如今外表平平无奇,让人们难以想象它当年的烜赫:232年前,“四大徽班”进京下榻于此并常态化演出,一时间,京城宣南梨园声腔百家争鸣,国剧——京剧在此孕育。

“包含戏剧在内,北京的古都文化与会馆密切相关。”追溯起北京会馆的历史文脉,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眼里闪着光。

北京,是名副其实的会馆之都。会馆发祥于明前期的北京,距今约600年,而后逐渐遍及全国。“会馆的建立,最初与进京赶考密切相关。”民间文史研究者彭泽民,对会馆格外钟情。“明永乐年间,朝廷由南京迁都北京,进京赶考的学子到了京城后,衣食住行就成了一大问题。于是,各地的故里乡绅或者本籍京官出钱行义、置地建房,免费提供给本籍学子居住,陆续诞生了数百所会馆。”

根据专家考证,会馆在清朝中期进入鼎盛时期,数量多达1000个左右,房屋多达几万间。不但建立了省馆,各州府郡县也纷纷将本地的名字书写在天子脚下的各色建筑上,覆盖地域涉及清代23个省1700多个县。

彼时,经济贸易繁荣的老城“前三门”以外的中轴线两侧,也就是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外,成为会馆集中分布的地区。各地学子进京,在胡同巷陌中寓居交游,也将各地的戏剧、方言、饮食、习俗等带到京城,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移民文化在此迸发。放思绪神游,任视线穿越,我们眼前会浮现出一幕幕彼时北京民间各类文化大繁荣、大融合的盛况:

——1669年,一位名叫王致和的安徽举子赴京赶考名落孙山,暂居安徽会馆一边读书备考,一边磨豆腐谋生。没想到,“无心插柳”生产出别具风味的“臭豆腐”,征服了钟鼎之家、寻常百姓的味蕾,铸就了一个名满天下的京城老字号。还有从南海会馆走出的谭家菜,至今仍受京城百姓喜爱。

——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旬寿辰,四大徽班进京落脚会馆,在并称为“四大会馆戏楼”的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阳平会馆和正乙祠(浙江银号会馆),众艺争胜。最终,群戏荟萃蕴蓄为集百家之长的京剧,谭鑫培、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名角登台献艺,万人空巷。

——明清科举盛时,各省试子云集宣南建设会馆,学术互鉴、广博活跃,“宣南士乡”文化闻名一时。到了清朝,宣南成为全国各地人们进京公干、求学、经商驻足之地。渐渐地,这里形成了大栅栏、菜市口、琉璃厂、天桥等各具特色的商业区,孕育了“古都商贾文化”。

“北京会馆集中于面向辽阔南方的南城,历经几百年的风云际会,对于塑造北京文化基因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张佰明认为,与内城的帝王文化相区别,会馆形成了独特的士人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等,是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见证并参与了北京文化从孕育、发展到逐渐萃集为后来的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过程。

尘封会馆重开大门

站在法源寺旁,彭泽民细数着周边的会馆旧址。这位从小生长在宣南的老北京人,从2001年至今寻迹会馆已有20余年。

北京的会馆应运而生,因势而衰。1928年,因国民政府南迁,会馆日渐衰落,历史上的核心功能陆续废止。“伴随科举废除、战乱纷争、城市化进程等社会整体变迁,多数会馆已失去旧时功能,有的被拆除,有的变成了民居院落,有的一度尘封。”彭泽民有些眷恋,有些怅惘。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综合各方面数据统计,北京现存会馆总数仅有252个。其中,多数会馆建筑已被拆除,许多文物流散民间,而在去年之前,重开大门再利用的会馆更是凤毛麟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老城保护不断迈向深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之成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保护会馆,迫在眉睫!

前门草厂三条与西打磨厂街交会处,一座古朴的灰色小楼,是400岁“高龄”的临汾会馆。2015年至2017年,清退30多户居民后,东城区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对曾沦为大杂院的临汾会馆进行修缮保护,建成“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

如今,走进馆内,仍能从多处遗存中感知历史的温度。对此,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临汾会馆馆长张勇如数家珍:“第一进院落门楣上,是民国二十六年的‘紫气东来’木匾。第二进院落的中殿屋顶,发黑的梁、柁也是原来的构件,上面的‘金龙和玺’彩绘和金蓝两色的‘双龙戏珠’图案依稀可见。中殿还有一组镇馆之宝,是留在东、西山墙上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讲述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

作为历史上会馆的重要集聚地之一,前门地区三里河周边现有文物26处,会馆就有18处。目前,这18处均已腾退,部分正在修缮或开展后续利用研究中。

前门向西2公里多,位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的浙江银号会馆同样酝酿着重生。相比之下,银号会馆的另一个名字更加响亮——正乙祠戏楼。这个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的中国第一座室内剧场,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

历经京剧繁荣和岁月变迁,2018年12月31日,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正乙祠关门谢客。2021年,正乙祠启动重修,按照“修旧如旧 保持原貌”的原则,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柿柿如意”“花开富贵”“松鹤延年”等装饰画古朴雅致。穿过院落走进戏楼,百年余音恰似昨日。

马上,修缮完成后的正乙祠将鸣锣开演,再现数百年前的京剧之盛。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西城区在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陆续“找回”了18处一度“隐身”的会馆,包括彰德会馆、仙游会馆、武昌分馆、宁羌会馆、江宁郡馆等。张佰明、彭泽民们惊喜地发现,一座座古老的会馆拂去尘埃,曾经不起眼的大杂院门首挂上了崭新的导览牌。会馆回来了!

“会馆有戏”激活内核

去年10月8日,夜幕垂落,前门三里河秋风微动,小河鸣泉。过石桥、踏入青云胡同,铜锣丝竹声从悬山式木结构的颜料会馆里荡入耳畔。

推门落座,戏台上,绛州鼓乐鼓点跃动,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一开唱,便将观众带到千里之外的太行山深处。之后,京剧《贵妃醉酒》的清亮唱腔又瞬时将人们带回京韵悠长中。

“会馆,从来就是一个‘有戏’的地方。”会馆核心功能废止近百年来,京城会馆里再现数百年前“乡人欢聚看乡戏”的生动场景,这令张勇难以按捺欣喜之情。

2015年起,伴随前门东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张勇参与挖掘、运营临汾会馆、颜料会馆等,深入跟踪研究北京会馆历史和现状。他介绍,旧时的北京会馆,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各省市“驻京办事处”,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会馆是民间自发集资所建,而办事处则是官设机构。因此,当时赴京的同乡们在会馆说家乡话、吃家乡饭、听家乡戏,上演乡人欢聚、吟诗饮酒、祭祀演戏的生动场景。

“历史上,会馆拥有和乐、公约、义举、祀神四大核心功能。”张勇说,其中的“和乐”,就是戏曲文化。会馆的建设时期也恰好是京剧的形成时期,二者基本属于同一时代的产物。京城多个会馆里,都曾建起了亭台楼阁、雕梁玉柱、器宇轩昂的戏楼。

在颜料会馆修缮中,戏台原样重现,一幕幕“会馆有戏”上演,400多年前山西颜料、桐油商人相聚听戏的场景“复活”了。“山西是我国民族音乐大省,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段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数百年之前,在颜料会馆的戏台上,就曾经是一派管弦丝竹之音。”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

今年年初,颜料会馆还吸引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欧阳启明和戏曲爱好者们来此排练,“爱戏曲的人看到戏楼、戏台,天然就喜欢,而且会馆位于老北京味儿浓厚的前门地区,青砖灰瓦、小桥流水,非常有诗情画意。”

不光颜料会馆,2021年10月至今,一场场“小而精”“小而美”的“会馆有戏”精彩演出在位于老城的湖广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陆续上演。

文化开始激活会馆内核,成为当代会馆活化利用的创新尝试。告别闭门尘封,今年,实现开放再利用的会馆已达到10座以上,会馆利用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搅动一池文化春水

会馆如一颗颗星星,散落在老城的胡同中。繁星闪烁,胡同街区焕发新的生机。

虽然会馆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会馆在演变历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地方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随着“会馆有戏”在多个会馆先行先试,东城、西城延续会馆文化基因,将其与街区更新、老城复兴联动起来,用新时代的创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在“有戏”会馆日渐增多的前门片区,一个会馆演艺生态圈初见端倪。东城区正在整合前门片区会馆文化资源,通过平台化运作,联动更多会馆旧址、特色街巷,致力于打造会馆演艺生态圈,不断赋予会馆旧址新的文化内涵。

会馆云集的西城区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正在变身宣南文化展示的“橱窗”。

鲁迅曾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住过,毛泽东也在烂缦胡同的湖南会馆歇过脚。会馆与革命交汇,孕育了法源寺地区的红色基因。烂缦胡同108号院,前身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江宁郡馆,2019年9月,经过改造,牛街“红色会客厅”正式亮相,成为一处集党建活动、居民议事、城市更新为一体的共生院落。不远处的江苏会馆旧址也孕育了新的业态——以士人文化为展陈主题的“赶考博物馆”。

“未来,将以烂缦胡同作为宣南生活的纵向主轴,串联街区功能,打造法源寺文保区文化中心、党建中心及商业服务中心,让街区成为展示宣南文化的‘橱窗’。”法源寺项目历史文化挖掘小组负责人童建娟说。

而对于京剧发祥地之一的安徽会馆,西城目前也在积极腾退,期望早日恢复其演出功能,将多个会馆戏楼、京剧名角故居串联起来,呈现出京城戏曲集聚地的整体风貌。

就像学者们普遍认为的,一座会馆就是一个展示地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一部生动的社会变迁史。

通过重塑会馆及其演艺新空间,会馆文化以活态方式融入街区生活之中,给予首都文化以活水般的生命力,全国文化中心有了更充盈的注脚。

古都会馆重生展新韵。这韵味,无尽悠长。

专家访谈

就会馆的当代价值和进一步保护利用,记者(以下简称“记”)专门访谈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以下简称“张”)。

记:北京会馆有哪些当代价值?

张:会馆是见证北京“首善之区”形成过程的直观“教材”,追溯古都创新文化基因脉络的有效路径,北京“前三门”以南、中轴线两侧的会馆区,是全国文化人才集聚区,直接推动了北京的文化发展、经济繁荣和政治变革。同时,会馆是理解北京移民文化特质生成的重要遗迹,也是展示传统乡土社会伦理观念和公益实践的有效载体。

记:作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存,在会馆保护上有哪些建议?

张:第一,由会馆保护机构制订北京会馆全面保护、整体利用方案,统一会馆文物认定标准,将更多有价值的会馆赋予文物身份,明确文保级别。第二,成立会馆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深度介入会馆保护利用全过程,提高会馆保育的专业性。第三,建立完善的会馆信息查询系统和统一的会馆标识系统,推进会馆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会馆文化的社会认知度。

记: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持续深入的当下,会馆的活化利用还可以有哪些探索?

张:在保护的同时根据时代需要培育、孵化新功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香港、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倡导并取得实效的文化“保育”观念。

将会馆利用纳入街区更新进程,目前东城、西城已有初步探索。建议持续引导会馆优先进行文化交流、文化旅游、文化体验、非遗传承等,这将有利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让文物场所发挥社会功能,在活化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同时,可针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名人事迹突出的特色会馆开发主题旅游路线,引导游客和研学群体进行串联式、主题化探究,活化历史文化资源。

湖广会馆上演“会馆有戏”文艺演出。 本报记者 邓伟摄(李瑶)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