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云南乡村美】脱贫人口增收,稳!稳!稳!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8日 19:52:26  来源:云南网
 
编 者 按
 

  为充分展示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新进展及成效,生动呈现各地建设美丽家园的幸福生活,在云南省委网信办指导下,云南省乡村振兴局、云南网共同开展我家云南美之“云南乡村美”主题宣传活动。

 

  即日起,云南网持续推出系列策划稿件,以独特的新闻视角,用视频、图文等形式,讲述我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之稳、群众安居乐业之美、村容村貌翻天覆地之变等。

 

盛夏时节

走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

卯照村草果种植基地

映入眼帘的小黄花将在几个月后

变成红彤彤的“致富果”

漫步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沙溪古镇

用心感受这座

“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古集市”

的独特魅力

让美丽乡村记得住乡愁

……

大理沙溪古镇 杨峥 摄

云南乡村美

美在农业产业持续壮大

美在乡村旅游稳健发展

美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

玉溪市峨山县彝族村寨 赵峰 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维护脱贫攻坚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今年以来,云南省坚持以脱贫人口增收为主线,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鲜明导向,制定印发《云南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政策文件,提出“六个一批”重点任务,千方百计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增收美

在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

云南围绕各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帮助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短板

把科技资源引向乡村、引向农户

省级每年将安排资金

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

乡村振兴冷链物流示范基地

电子商务示范点各100个

精心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和特色产业基地

助推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咖啡已从高黎贡山“香”飘全国。当地充分发挥小粒咖啡原产地发展新优势,实现了咖啡种植、生产、加工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村民增收,还示范带动了一地一区的咖啡产业发展。

  2018年以来,新寨村共带动村内9户农户开起农家咖啡小院,产业覆盖全村502户农户,覆盖率达100%,群众收入从8000元增加到2.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8万元增加到43万元。》》》点击查看更多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昭通市鲁甸县坚持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以县、乡、村层层创建花椒科技样板为引领、基地为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种植。同时,不断延长花椒产业链,聚焦产业发展绿色化、有机化,以提升花椒品质推动品牌打造。

 

  目前,全县建有各级各类花椒示范样板23个21509亩,花椒种植农户4.2万户18万余人、种植面积32万亩,挂果25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59亿元。仅龙头山镇青花椒种植面积就达7.5万亩,实现年产值3亿元左右,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400余户,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5户。》》》点击查看更多

 

  作为普洱市思茅区的茶业重镇,倚象镇茶园面积达19万亩,茶农超过1.16万户4.667万人,茶产业总产值比重超过全区的60%。近年来,思茅区倚象镇推动茶园全域绿色有机化,完成绿色食品认证6.1万亩,有机认证和转换5万亩,实现茶叶绿色生产方式全覆盖,茶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万元。》》》点击查看更多

示范打造!乡村旅游带动强

为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云南省立足资源优势

引导有条件的脱贫村、脱贫户

融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沿边跨境旅游

茶马古道等旅游经济带

将打造1000个山美、水美、田园美

村庄美、庭院美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

  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语“幸福的地方”)佤族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寨。近两年来,腾冲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司莫拉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稳稳托起了佤村群众的“幸福梦”。

幸福司莫拉 杨峥 摄

  通过培育文旅融合产业新业态,司莫拉让佤族农耕、歌舞、四季三餐、传统手工艺等特色文化“活起来”,实现了“泥饭碗”变“金饭碗”。2021年,司莫拉接待游客人数达15.9万人次,实现收入10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72元,比2019年增加7214元。》》》点击查看更多

  沙溪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南部,地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热圈之间,是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沙溪镇立足古镇特色生态和古朴宁静的特有资源,全力打造生态山水、田园风光等名片,以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助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021年,全镇近5000人围绕298家特色民宿、232家特色餐饮、1个房车营地、2个半山酒店实现了就地创业就业。同时,2021年全镇接待海内外游客131.656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8.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点击查看更多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大力发展高端民宿,推动乡村旅游成为助推全镇各族群众致富的主引擎。该镇已建成以“松赞塔城”“四鸣精舍”等为代表的精品客栈29家,以“漫寻记”“哈布达云谷”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26家,有床位近600个,精品客栈、民宿集群等已成为塔城的地理标识和颜值担当。

  截至目前,塔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年前的2000余元到如今突破了万元大关,全镇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800余人,农户每户年平均收入达7万多元。如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了腊普河畔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各族群众的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点击查看更多

 
盘活资产,集体经济助农稳

通过引导到户扶贫项目资产和

集体资产与市场主体合作

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拓展资产增值空间

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

预计实现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达10万元以上

全面盘点利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

在迁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等资源

扩大搬迁人口收入来源

  近年来,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坚持党建领航、产业护航、政策续航,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6年的28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370万元,增长14倍多,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90%以上。

  其中,威远镇香盐村累计从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云景林纸公司获取木材销售款1.5亿元,集体经济连续3年超过20万元,昔日的“直过民族”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目前,景谷县101个村、585个村民小组与云景林纸公司合作造林41.4万亩,覆盖村集体经济年平均增收近5万元,现代林产业真正成为了富民强县的生态产业。》》》点击查看更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黄喆春 摄

  在推动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过程中,云南省除了提档升级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盘活各类资产外,还将同步在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分工分业、加大政策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脱贫人口收入超过全国脱贫人口收入水平,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刘晓颖

  策划:姬祥虎 李星佺

  文字:王茜婷 姬祥虎

  海报设计:王元

  责任编辑:王亚丹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