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向前】巍山古城——一呼一吸见南诏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15:34:00  来源:云南网
开栏的话

  石墙、青瓦、廊桥、人家……云南历史文化遗产荟萃、地理环境气候多元、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云南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沟壑纵深的河流谷地,到雄奇壮阔的雪域高原。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静静地躺在岁月里,诉说着云岭大地的历史、民族、文化的变迁。

  回望40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0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加强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撰《云南传统村落丛书》,通过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纵向保护工作机构、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保护技术规范、树立保护传承案例等工作手段,逐步构建了保护内涵丰富、对象分类科学、管控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云南特点突出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道路。

  时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云南网推出《“新”生向前·云南十城二十村保护工作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探村访城。

哀牢山麓,红河源头

这里是南诏古都的发祥地

南诏古都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仙剑奇侠传》的原型也从这里诞生

火巴(pa)肉饵丝的味道这里最地道

这里是中华大地上

一座充满烟火气息和文化古韵的

“活着的古城”

  1994年国务院公布巍山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城方如印,街巷分明,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棋盘式古城池格局和历史建筑风貌特色,街巷空间格局和大量的传统民居保存完好且规模成片,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集中融汇并存,保存有白族、彝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特色民居和多样民族技艺。

  

晨光熹微间巍山古城正在苏醒

  挑起一筷子饵丝,热气蒸腾间,这是唤醒这2200平方公里土地上彝族、回族、汉族、白族等各世居民族的清晨第一口味觉体验。

吃上一碗过江饵丝才算到过巍山

  山环水抱、万山拱城中,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坐落着一座南诏古都——巍山古城,养育这里的除了一碗饵丝,更是一方水土。

历史文化街区上商铺和明清时期大体一致

漫步古城,活色生香

关键词:历史 格局 风貌

  巍山是南诏古都的发祥地,是“一带一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994年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以拱辰楼为核心的巍山古城肌理,如今看来依旧保存完好

  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时至今日,整座古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更是正在“呼吸的”古建筑群落。

小孩正在自家门前的历史文化街区上摆弄玩具

  “这座古城是活着的。”是很多人对巍山古城的第一印象。如果说古城也有生命,那街道中央席地而坐摆弄玩具的孩童,商铺里正在剪发拿捏形象的青年,街道旁叫卖小吃的老人……都是这座年迈古城里正在跳动的脉搏。

剪发、叫卖、歇脚……古城里的居民们正忙于生计,更忙于生活

  这是一座保留完整的真实中国传统城池。城方如印,周长4里多,4座城门、25条街、18条巷道纵横交错,城楼、庙宇、书院、社学、官署、会馆等古建筑坐落其中。

巍山县城鸟瞰图,历史城区占据了较大面积

  俯瞰之下,古城状如棋盘,完整保留了明清城池的格局和风貌,如果古城的脉搏是一条条宽窄有别、经络分明的街道,那古城的细胞则是一方方参差排列、错落有致的民居。

巍山古城俯瞰图

  群力门外的牌坊悬挂着清代御封的“文献名邦”四字牌匾,穿过这里,一座有古建筑、有老有少、有临街商贩、有呼吸的古都将人拥入怀。

“文献名邦”高悬牌坊上

  成片的明清建筑从泛黄的旧照中走出,土木结构、坡顶青瓦屋面的两层古建临街坐落,行走其间,生活让人不由放慢了脚步。

生活在此的居民和保护完好的古建是这座古城“活着”的证明

  古建前,老者驻足寒暄,街坊四邻、临街店主聚在一起或下棋品茶或逗鸟养花;没有人需要担心肆意玩闹的孩童遭遇车水马龙……是这里的人让生活慢了下来。

城内的烟火气正浓

留住历史,便“古”而不衰

关键词:保护 举措 呈现

  历史记忆在古城留得住,古城便“古”而不衰。

城楼屹立于此数百年

  按照“尊重历史、保持完整、延续文脉、凸显特色”的原则,巍山县先后编制了《云南巍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巍山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等规划,形成了指导县城发展和古城保护的规划体系。政策法规上,更是早在1995年便颁布实施《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并先后完成了两轮修订,为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修缮前的南诏博物馆原县医院

修缮后的南诏博物馆太阳宫

  走入徐家大院,恰逢巍山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来了解修复情况,一位老人随后颤颤巍巍走入,言谈间,了解到老人名叫杨景华,今年86岁,1964年在当地负责妇女工作,在徐家大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对这里的布局了然于胸。杨景华向工作人员提议“一定要将大院好好保护起来。”于老人而言,要保护好的不仅是蒙化革命先驱的故宅,更是老一辈人的精神家园。

老人正在向记者讲述自己曾经居住宅院的情况

故宅的屋檐下,新的故事正在开启

  城内古建筑不仅是巍山老一辈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后人发展的基石。

亟待修缮新生的老宅院

  秉持着“按原材料原工艺修缮”的原则,许多久经风雨的古建筑在保留“古风、古色”的基础上,得到了生命的延续,“我们的古城整体复兴理念是最大保留、最小破坏、最小干预、最大修复。”巍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茶光忠说道。

放眼望去,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范围内天际线清爽,风貌保护较好

  古城街头巷尾不少古建门头铺面挂着“巍山县历史建筑”字样的木牌,一块小小的木牌背后蕴藏着当地早期对历史建筑开展普查、测绘、建档、挂牌的成果。

木牌不仅是标志,更是保护的体现

巍山核心区内建筑群依然有着岁月的痕迹

  位于巍山古城核心区的颐和· 耘熹进士第文化精品酒店,是巍山古城传承融合并举、活化利用古民居古院落的“百院珍珑”工程成效之一。这里原本是光绪年间二甲进士赵国泰的故居,后经中国设计院总建筑师和各业内专家精心设计,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投入2600万元修缮建筑资金,耗时七年修葺而成。

宅院修缮前

修缮后的民宿

  酒店完全沿用了当年古宅的格局,堪称一座活着的“博物馆”。酒店内如今仍生机勃勃的五株百年古木见证了这里的光阴更迭。

古宅如今融入了新元素

  如今,古宅壁画在酒店保护之下更彰显着故宅旧居古而不衰的生命。

古画用了亚克力板进行了保护,许多民居宅院里的雕纹和壁画也做了精心修缮

  从唐朝到民国时期,巍山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重镇,也是南来北往马帮的集结地,曾经以货物贸易来划分的历史城区里的各功能区,继承城市传统格局肌理,如今在巍山县坚持“整体保护、严格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下,将历史城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不同区域对应适用不同的管控措施。

茶咖店

土特产店

杂货铺

钟表修理店

古表、草鞋、干货、笼头不仅出现在临街古玩店中,也融为不少店铺陈设的一部分

店铺开门营业,祖祖辈辈传承的业态如今依旧

  巍山县实行政府奖补政策、鼓励原住民居留,最大限度地延续原业态、留住原住民。小吃、扎染和文博古玩三大主题巧妙融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建设南诏博物馆、恢复文庙、南诏镇古建筑群,面向社会开放,这座古城正在以新的方式呈现于居民和游客眼前。

书院内景进行了保护和复原

  与此同时,巍山还依托园林县城和美丽县城建设项目,成功打造26个文化主题公园,创建园林庭院79户,最美庭院21户,实现了“一街一景”“一院一品”。让古建在绿色之中焕发新颜,位于古城东北隅的文华书院正是最好的体现。

青瓦白墙和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因地处文华山麓而得名的文华书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志书收藏展示书院,如今更有着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建园林景观。

各建筑内除了布置复原还进行了提升修缮

雕刻的是“龙”“凤”“麒麟”“大象”“蝙蝠”

光绪年间的房梁上保留着:“光绪十三年年岁次,丁亥孟秋日上浣,吉旦……”等字样

  书院内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和部分厢房至今保存完好,琴、棋、书、画同书院内的绿植共生,国学培训、讲坛、研讨在院内遍地生花。未来,文华书院还将成为巍山国学基地和全国古文献展示窗口,为古城注入新的血液。

除了城中保留住了“一街一景”,在院内也能实现“一步一景”

贯通血脉,便“新”而不乱

关键词:利用 开发 成效

  新鲜血液在古城能循环,古城便“新而不乱”。

“新而不乱”是巍山县古城保护工作中的点睛之笔

  位于巍山古城南诏东路8号的施家宅院,此前是巍山财政所大院,如今成为一家名叫幽兰居的精品民宿客栈。

幽兰居的精品民宿客栈院落内

  从客栈二楼俯看,显而易见是大理地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布局。

客房内除了新添置的家具外,其余布置均得到了较好修缮保护

  民宿的负责人梁美林来自昆明饭店,她向记者介绍时说道:“这里是华侨城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接手后改建成五星级民宿的,现在是昆明饭店在经营和管理,按当地的要求,院内一切布局和建筑都是维持着接手时的样子。”

院落内保留至今的各色木雕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

  来自企业的投入和运营管理优势并没有打乱古城的节奏,反而带来了“新”的活力。巍山县注重古城区与开发区建设相衔接,积极出台古院落活化利用奖补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古民居保护和活化利用,赵进士故居、古城客栈、喜舍等一批特色民宿客栈遍地开花。

曾经是书香门第的历史建筑,如今韵味依然保护较好

绿意和修缮后的房檐青瓦使得古城更具特色

  历史建筑得以保护利用,惬意的生活和人间烟火才能将人留住,也将乡愁留住。

许多房顶的太阳能正蜕变成屋内的空气能

历史文化名城留住了人,也留住了乡愁

  夜空下是灯火璀璨,夜晚的巍山古城展现了它“年轻的生命力”。新业态、新措施、新面孔……饱含年轻的生命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历史文化、历史传承下来的精神……蕴藏着丰厚的“宝藏”。一切“新与旧”在夜空下,融汇成金色的血液,汇入古城脉络分明的经脉。

巍山古城入夜之后似乎就变回了南诏古都

  城楼内,街区人来人往,早晨冒着火巴(pa)肉饵丝、一根面和过江饵丝香气的早餐店门口,夜里又多了几处烤着饵块的小摊,摊主毫不吝啬地将烟火气分享给来往游人。

烟火气也是古城的人气

  城楼外,白天城内商铺的主人夜里成了城楼下茶摊或者广场舞中的一员,不远处的烧烤摊上升腾起生活的烟火气……

茶摊上歇脚喝茶的当地居民

  重檐歇山式的拱辰楼在灯火中依然气势雄伟,城楼南面书于乾隆年间的“魁雄六诏”,北面书于同朝代的“万里瞻天”,在烟火中,在古城的呼吸中,深感其味。

夜幕降临,人潮涌动

  “古而不衰,新而不乱。”巍山古城从南诏走来,脉搏依旧,生机如初。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网

联合出品

 

监制:尹勇 杨渝 蔡葵 赵志勇

总策划:陈宏玲 孙于婷 刘晓颖 陈铎文

统筹执行:赵家琦 陈烈 吕柯芸 和云娟 聂扬

编校:李赟静 乐诚弘韵

撰稿:张顺鋆

摄影:赵家琦 张顺鋆

编辑:郭建丽

海报设计:王元

视觉支持:小细节工作室

鸣谢:大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巍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推荐新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