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昭通市绥江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云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绥江,大江东去的起点,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绥江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在护水、绿山、美城、富民等方面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初冬时节,红嘴鸥如约而至,在绥江县滨江景观带,掠湖飞翔的红嘴鸥与沙滩上赏鸥的居民们欢乐互动,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红嘴鸥是一种‘环保鸟’,对生态环境和河流水质的要求较高。”护鸥志愿者王德才已连续关注来绥江越冬的红嘴鸥10年,累计为这些远方来的“客人”拍摄了500多张照片。他告诉记者,来绥江越冬的红嘴鸥一年比一年多,正是绥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佳例证。
水清鸥自来。走进南岸镇污水处理厂,厂区干净整洁,闻不到一丝异味。污水经过过滤、沉淀、分离、氧化、消毒等十多个处理工序后,变成了洁净透亮的清水。2021年12月,绥江县投入资金5690万元对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对沿江三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实现了集镇污水处理一级A排放标准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整治库岸,全面提升库区水质。
“我们把库区水岸线以上300米范围列入生态保护红线,设立了108名县、镇、村三级河长,聘用了106名河道清洁员,今年巡河次数累计达到5500多次。”绥江县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云表示,经过综合施策,现在金沙江水质、绥江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和地表水水质均达Ⅱ类以上。
“为鱼儿留条生路,为子孙留条后路”巡逻快艇劈波斩浪,宣传喇叭响彻湖滨。当前正值长江十年禁渔期,绥江县整合多部门力量组建库区水上综合执法大队,率先在全省建立禁捕智能监管平台,实现禁捕水域“四清四无”,与水富、永善、四川省雷波县、屏山县签订《向家坝库区环境执法协议》,主导建立起“两省三州市五县”库区环境联动执法机制,确保一江清水出绥江。


在守护一江清水的同时,绥江县实施绿美三年行动,全力绿化一方群山。在原有83万亩森林的基础上新造林7.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99%,团结、银厂等4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绥江县依托生态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绿色生态产业。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脚高质量发展10万亩绥江“半边红”李,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山腰发展30余万亩猕猴桃、枇杷等特色经济林果,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顶发展51万亩竹产业,形成“山脚种李子、山腰种特色经作、山顶种竹子”的立体分层农业模式。2021年底,综合产值已超过5.6亿元,带动5.8万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绿富双赢”。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旅游资源,这几年绥江县全力建设康养旅游目的地,规划了高峡平湖康养旅游线和乡村森林生态康养旅游线,相继打造了金沙水上乐园、罗坪蝴蝶苗寨、大团岩峡谷、峰顶山等景区,把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成乡村旅游资源。”绥江县文旅局局长凌征鸿告诉记者。
保护长江、绿化群山、城乡融合、绿色发展,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协同推进使绥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绥江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园林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11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名单,绥江县榜上有名;11月19日,在江西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绥江县获得了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授牌。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绥江分局局长范俊飞表示,绥江的优势在生态、特色在生态、出路也在生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绥江县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守护好绿水青山,建设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丽绥江。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