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红土高原的绿色守望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13:45:00  来源:云南理论网

  作者:祝建兵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作为一所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校,为发挥好林业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学校围绕绿色发展战略,把教学科研工作与云南区位特点、林业资源优势相结合,依托云南区位优势架设林草国际交流绿色桥梁,借助云南丰富林业资源打造绿色发展教育与实训基地,整合资源打造绿色发展教育队伍,用实际行动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建设,在绿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绿色发展教育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架起一座绿色桥梁 增添林草国际交流新通途

  近年来,云南积极推进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连通中国内地和通向周边国家的公路、铁路日趋完善,通往印度洋沿岸的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云南在我国对南亚、南亚大开放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为进一步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林业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2012年,学校在已与21个国家地区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经亚太森林组织批准,成立“亚太森林组织昆明培训中心”,2019年中心更名为“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2020年又加挂“西南林业大学亚太森林中心”(以下简称亚太森林昆明中心)牌子,学校拥有了一个集国际林业培训、林业发展研究和林业合作与交流的“三位一体”的林草国际交流平台。

  亚太森林昆明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林草局和亚太森林组织、云南省外事办、云南省林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针对亚太地区林业发展的需求,围绕“退化森林恢复与管理”“林业与农村生计发展”两大主题,成功举办了8期主题培训,培训来自泰国和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墨西哥、蒙古等21个经济体政府的120余位高中级林业官员。为掌握区域性林业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变化,亚太森林昆明中心与区域经济体和相关国际组织、国内机构合作,开展多项国际、国内调研与项目合作研究,提升国际培训与交流的能力与水平,中心成立以来出版中英文专著多部,发表林业方面学术论文多篇,出版的多部英文专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特别出版物面向全球出版发行,进一步推介中国林业发展的故事。其中,《亚太地区森林管理与林业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为中国林业加强国际林业合作和推动区域性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发展奠定基础,对进一步开展区域性的林业国际合作、林产品国际贸易以及促进区域森林资源有效管理和林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开展交流合作方面,亚太森林昆明中心积极开展区域性的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能力建设的合作与交流,多次赴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斐济、蒙古等经济体在林业政策、森林管理和能力建设方面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政府林业管理、科研、大学机构和区域内的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由于西南林业大学亚太森林中心在开展区域性的林业国际培训、林业发展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开展的活动得到了亚太地区各经济体的高度评价,成为了亚太地区机具影响力的林业国际培训中心。

  打造两个绿色基地 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献搭建绿色平台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暨与培训基地。这是西南林业大学与亚太森林组织、云南省林草局共同打造的集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培训与绿色发展教育一体的绿色基地。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支持云南林业交流、林业高等教育和林业科技走向世界,2020年1月,学校在已建成27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基础上,又与亚太森林组织、云南省林草局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三方协议”),“三方协议”商定在云南省普洱市万掌山林场建立“森林可持续恢复与管理的培训与示范基地”,建成后的基地将作为针对区域各经济体林业部门官员开展林业合作与交流的培训与学习的野外实训基地,为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可供示范和借鉴的中国理念和实践模式。按照亚太森林组织要求,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积极履行基地建设项目的技术支撑、运行管理等工作职责。2021年7月,亚太森林组织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与暨培训基地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建成的基地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林、亚太森林小镇、云南之家、民俗村落、生态文化创作园、森林与自然体验中心、木文化体验馆、森林防火监测与预警系统等功能区。目前,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积极利用基地平台组织开展国际林业培训、林业发展研究和林业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学校的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文法学院等部门学院也与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学校利用自身教学科研优势,结合优质的社会资源和云南丰富的林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建成破解了学校教育资源如何与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如何与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接轨,如何与时代赋予云南的使命接轨的难题,让教育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赋予生态文明教育生机与活力,也为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身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建成了一个拥有50余万份动植物标本,集学生实训实习与面向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体的标本馆。标本馆目前收藏有植物、脊椎动物、昆虫、木材、植物病理与真菌五大类标本共50余万份同时,还拥有一支有林学、生态环境学、民族生态学、木材科学、森林保护、昆虫学、鸟类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专家团队,长期为标本馆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专业指导。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标本馆软硬件投入,标本馆先后被评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林草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标本馆既是学校科学研究助力平台也是社会科学科普教育平台,例如,2021年5月,标本馆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主题,举办生物多样性主题集邮展览,展出近40个国家发行的动物、植物、菌类、动植物生境、动植物保护主题邮票,共4000余枚、25个标准展板。展示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及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同时,也较好地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标本馆常年举办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展览、科学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等并免费面向大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开放,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绿色发展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等传播给来自祖国四方、世界各地来的人们。

  拥有三支队伍 彰显林业高校在绿色发展教育中的使命与担当

  一支热爱林业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从树文化、木文化、竹文化、花文化的深度挖掘入手,先后成立了绿色发展研究院、森林城市研究院、邛竹研究院、木质科学研究中心、园林园艺花卉研发中心等,并要求相关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加强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交流。学校制定了以第一任校长徐永椿名字命名的“永椿行动计划”,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区附近的“永椿实验林场”义务植树,要求4年时间里,每一位在校学生要学会树木从选种子、育种、移植到抚育的全过程,毕业时把自己培育好的一棵树亲手交给学校;教师们还带领学生对学校校园内的几百种的树木花草进行普查,科学分类后出版了《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树木》,并为每一棵树挂上二维码树牌,把校园变成了绿色发展教育的课堂;教师们还带领指导学生志愿者建立起花卉大棚,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播种花苗、施肥和浇灌。每当鲜花绽放时,同学们将一盆盆自己培育的鲜花搬到校园各个角落美化学校,至今,同学们参与培育用于美化校园的各种鲜花已由几十万株。教师们的乐于奉献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同学们用辛勤劳动汗水创造美!

  一个大学生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义务宣讲团。学校招募1200余名林学、植物学、动物学、动植物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宣讲团,连续6年开展“大小牵小手”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活动。宣讲团主动与昆明周边10余所中小学共同打造“三点半”课堂,同时利用寒暑假期间,集中组织项目团队前往乡村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生态文明科普夏令营,宣讲团创作了60多期《生物多样性小课堂》漫画读本,以生态文明科普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位抓手,在云南省各州市及昆明周边社区小学广泛开展动生物多样性、植物保护、自然环境认知、生态环保行为等方面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活动200余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和互动体验,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截至目前,宣讲团累计服务2000余名中小学生,1000余名社区居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2018年至2021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部优秀单位,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云南省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一大批大学生绿色发展教育志愿者。在学校校园里,无论是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社科联科普活动周,还是世界环境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上常年活跃着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这支成立于2002年,由220余名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全称叫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前身是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讲解团。多年来,这支团队在学校标本馆、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义务讲解服务累计达2万余场次,为10万余人次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的家园,水无森林不绿,山无森林不青。正如西南林业大学校歌里所唱“我们是青松,我们是柏杨,要把那绿色染遍祖国的山岗......”,八十余年的红土高原坚守,学校培育了近20万耕耘在祖国大地林业高等人才,换来了“千山林涛翻滚,四季鸟语花香”,在红土高原上坚持着绿色守望。

  (责任编辑 沈 艳)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