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丝路上的古代玻璃 “砂与火”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4日 10:30:34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海南周刊 | 丝路上的古代玻璃 “砂与火”的艺术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通讯员 薛冬凌

编者按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当代玻璃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无法想象,几千年前的玻璃器皿和饰品,不但不是透明的,而且还色彩斑斓,有的甚至绚丽夺目。如果不是看到文字说明,你可能会误以为它们是中国古代的彩陶,或是发生了自然窑变的瓷器。

海南省博物馆“瑠光异彩——丝路上的古玻璃器艺术展”上的325件/套异域玻璃制品,令人对其色彩、型态、艺术叹为观止之余,也勾勒出世界玻璃制造工艺的演变简史。

4月20日,观众在海南省博物馆观看“瑠光异彩——丝路上的古玻璃器艺术展”。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作为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玻璃以其玲珑剔透的材质特性、镜花水月般的光影互动,赋予人们在视觉上、意象上的触动,也承载了地区与民族的精神特质,折射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双向交流、影响和融合。

4月20日至7月20日,“瑠光异彩——丝路上的古玻璃器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325件/套来自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的古玻璃器,集中呈现丝绸之路古代玻璃工艺的精华,彰显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公元前16世纪至前13世纪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玻璃项链。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千年沉淀 古玻璃也有“现代感”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玻璃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由于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并经高温锻造而成,因此被誉为“砂与火”的技艺。

如今提起玻璃,人们首先想到的特征可能是透明、无色,但在早期玻璃大都是深蓝色和天蓝色,色彩鲜艳且不具有透明的特质,据说是为了模仿青金石和绿松石等珍贵宝石的样式。

漫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来自公元前14世纪北美索不达米亚的项链。项链的材质主要是深浅不一的蓝色玻璃方形串珠,辅以管状、圆珠状等其他形状的玻璃串制而成。

一眼望去,这几件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项链极具“现代感”,精致又不乏张力,仿佛是如今某些高端品牌以希腊风格的设计,呈现于T台模特脖颈之上的时尚佩饰。

公元前14世纪至前13世纪北美索不达米亚的伊什塔尔之星挂坠。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在这组项链的一侧,一个块头更大、设计更具个性,且产自同一时期和地区的挂坠格外吸引眼球——伊什塔尔之星挂坠。

细看挂坠上的图案,是带有八条光芒的金星,每条光芒之间均匀分布着圆点装饰,该图案是古巴比伦自然与丰收女神伊什塔尔的象征,伊什塔尔同时也是主司爱情、生育及战争的女神,并与金星有关,因此伊什塔尔之星也象征着金星。

公元前9世纪,随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新亚述等帝国不断崛起,人类的经贸活动欣欣向荣,玻璃制作技术向前发展,硬核成型法工艺走向成熟,玻璃制品产量增加,传播也更加广泛。

硬核成型法不仅费时,而且需要高超的技术,只有少部分人掌握了这门技术,因而硬核成型玻璃器皿主要用来盛放昂贵的香油、香料和化妆品。

在展柜里,一件来自公元前15世纪北美索不达米亚的细首尖底瓶小巧且精致,它是使用硬核成型法制成的玻璃香油瓶。这是在风化后呈现出浅褐色的玻璃胎体,其表面装饰着白色和黄色的玻璃丝,是当时流行的样式。

再到后来,玻璃的制作、使用逐渐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印记。同心圆纹串珠,也就是常说的“蜻蜓眼”,在黄色的玻璃珠上用蓝色和白色玻璃刻画大大的眼睛,被认为有驱魔的力量。

在春秋末战国初之际,游牧民族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中介。玻璃珠饰作为贸易品,进入中原诸地,并带来了蜻蜓眼制作技术。在西方技术的启发下,战国时期的玻璃工匠以本地原料自创铅钡玻璃,制作出了具有浓厚楚国风格的蜻蜓眼玻璃珠、印章、仿玉风格的玻璃璧、剑饰等。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东地中海地区的单柄壶。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工艺精湛 玻璃也是艺术品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把希腊文明传向东方,埃及、腓尼基、叙利亚海岸成为希腊化世界的玻璃生产中心,精妙绝伦的玻璃艺术品、玻璃器的发展迎来了繁荣与飞跃。

在希腊化时代,使用成套玻璃餐饮器的奢靡风尚席卷贵族社会,玻璃餐饮器的造型倾向于模仿昂贵的金银器具。展览展出的两件有底托钵,由浅绿色透明玻璃铸造而成,远看仿佛金的材质,近观又有银的色泽,这也是早期以模具铸造法制作大型玻璃器的重要代表。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筒形瓶(化妆小瓶)。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公元前1世纪左右,地中海东部的玻璃工匠将铸造法改进为热下垂法,使高温下软化的玻璃沿着模具外形自然下垂,形成特定的形状和纹样。

这时候的玻璃有了“现代”的模样。展柜里一件蓝色透明的凸脊纹装饰碗,如同现代家用的玻璃器具,其碗外壁呈放射状的脊状纹饰高高隆起,碗内壁打磨光滑,据说这种造型也是模仿了当时普遍流行的银器。这种玻璃器因外形优美,且更加坚固而广泛流行。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吹制玻璃、千花玻璃技术的出现,玻璃器的体量、品类和装饰手法得到极大发展,涌现出一批风格多样、精妙绝伦的玻璃艺术品,引发了传统玻璃制造产业的一场剧烈变革。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东地中海地区托勒密王朝—罗马帝国早期的千花纹盘。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千花玻璃,顾名思义就是犹如繁花盛开般色彩绚烂的玻璃。在展品中,千花纹盘就是千花玻璃的典型代表。在制作过程中,先将红白、黄绿、深蓝色的玻璃片按设计好的图案平铺,加热后使之自然融合形成一块五颜六色玻璃板,然后再用热下垂法定型。

在千花纹盘的旁边,还有一盏千花纹杯,也是使用同样的方法制成。这样的器物推测是宴会专用的成套玻璃器,为古代罗马的豪华宴席增添了不少色彩。

两汉时期,沿着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地中海玻璃制作技艺开始影响中国。玻璃工匠将东方艺术融入玻璃制作当中,制作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玻璃制品,玻璃碗、杯等日用器具明显增多,域外玻璃也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公元3世纪至4世纪罗马帝国后期东地中海地区的玻璃水瓶。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远传各地 玻璃“飞入”寻常百姓家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后,世界的政治、文化均受影响,玻璃制造产业却打开了新的格局。

萨珊王朝在汲取罗马玻璃的基础上,发展出高超的切割和磨花技术。展览展出的突出圆纹装饰磨花碗,厚实的碗壁上磨刻出突起的圆形花纹,是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

除这种类型的磨花碗外,还有二重圆形浮雕的碗具,专家学者推测这些玻璃器具是由萨珊王朝朝廷赐予各部族长。此类器物之精巧不亚于同时期的银器,通过丝绸之路远播至各地,广受欢迎。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早期意大利的金带装饰瓶。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崛起于中东沙漠地区,迅速扩张,取代了萨珊王朝。这个时期的伊斯兰玻璃同时吸收了罗马玻璃与萨珊玻璃的技术与传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玻璃不再是财富和权贵的象征,开始走进寻常百姓,成了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大尺寸的瓶子、小型化妆瓶、医疗器具、灯具、玻璃窗等物品都由玻璃制作。

在伊斯兰时期发展起来的珐琅彩绘玻璃,不仅使玻璃表面的装饰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绘制出文字、植物花卉等装饰元素。华丽的珐琅彩绘伊斯兰灯具和器皿被欧洲各国誉为“伊斯兰之花”,深刻影响了后期威尼斯玻璃工艺的发展与兴盛。

公元1世纪至3世纪东地中海地区帕提亚的乳钉装饰脚杯。海南省博物馆供图

同一时期,我国正处于隋至明代,国产玻璃门类也不断增多,从小件的装饰玻璃到日常生活用器,玻璃的适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在西方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工匠独立发展出中国古代玻璃制造技术,器物的设计以及质感、质量等诸多指标超越进口玻璃。(刘晓惠 薛冬凌)

 推荐新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