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庄 | 董文渊:“竹”梦三十载,圆梦筇竹海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1日 10:00:00  来源:云南网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联合推出“我和我的村庄”系列报道,重在记录那些与“三农”密切关联的人同村庄的关系,呈现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经历、思考和奉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示范引领。

  2023年7月9日,西南林业大学董文渊教授因筇竹项目又一次来到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而30年前的这一天,是时年31岁的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原西南林学院)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的日子。

  时隔30年,同一个人、同一地域、同一个日子,三者之间,皆与筇竹相关。

  30年,从熊炸坪到徐家湾

  1993年8月20日,大关县天星镇双河桥头,一位年近七旬的大娘,将满满一背篓金黄烟叶,从桥上一把一把地撒入双龙河……这一幕董文渊记在日记里,也永远刻在了心里。

  从那一刻起,董文渊决定要给大关老百姓找到一条可持续、有稳定收益的发展路径。

  1993年,董文渊在木杆镇调研时,发现被当地群众叫做罗汉竹(筇竹)的竹笋味甘鲜嫩,且每斤可卖0.4元,而当时的白菜每斤只卖几分钱,因此,董文渊决定把研究筇竹作为主攻方向,他发誓要让筇竹从山上走下来,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竹子。

  筇竹是竹子界的大熊猫,1984年被公布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而在1993年,大关县筇竹面积还不足5万亩。

  1995年,董文渊挂职期满返回单位,第二年,他辞去了单位行政职务,回到大关开始了他的“竹”梦生涯。最初,董文渊没有科研经费进行野外调查,全靠他个人微薄的薪水支撑,好在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才坚持下来。

  在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的谢泽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陪着董文渊在熊炸坪工作的72小时。

  1996年5月的一天,董文渊与谢泽轩背上干粮,在熊炸坪搭了一个简易窝棚,对刚出土的30株筇竹笋进行持续跟踪观测,每2小时测量一次竹笋的高度、粗度并记录气温、地温、湿度。竹林湿度大,昼夜温差大,不时还下雨,半夜时他俩冷得瑟瑟发抖。3天72小时,董文渊掌握了筇竹笋生长的第一手数据,为系统地开展筇竹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的11年间,董文渊走遍了木杆镇有筇竹生长的所有林区,全面掌握筇竹的生长习性和分布情况。而如何扩大种植规模、怎样管护养护,成了董文渊要攻克的另一道难题。

  2007年,董文渊决定把研究基地建在木杆镇银吉村徐家湾,当时种植的筇竹只有80厘米左右高,小拇指那么粗,1亩年产笋30公斤左右,产量低,产值也上不去。“外界十分关注我们能否通过生态修复增强筇竹的长势,能否通过抚育技术提升筇竹笋产量和品质。”同年,董文渊争取到国际竹藤组织(INBAR)“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和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经费支持。

  2012年至2016年,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保护技术研究在筇竹容器育苗、人工造林与高效培育技术方面取得突破;2018年至2020年,争取到云南省药用树种示范项目和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9年至2023年,争取到“凤凰计划”竹阔混交林生态项目。这些项目的加持,让董文渊开展筇竹研究有了保障。

  30年,成功突破一个个课题

  初次接触筇竹时,董文渊并不了解筇竹的繁殖规律。为了培育种苗,董文渊和他的团队首先尝试用埋鞕和埋秆育苗的方式开展无性繁殖,但由于生根成苗率低,推广应用价值不大。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1998年4月,董文渊在一次调查中,忽然看到了几株开花的筇竹,上面的竹米很饱满。“是否可以用竹米来育苗呢?”董文渊思索着。

  董文渊和他的团队将成熟的竹米采摘下来,消毒处理后,进行育苗试验。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成熟采摘、保湿贮藏等关键技术。1999年,竹米播种育苗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达到了70%以上;又过了15年,研究出了营养土配方和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种子发芽率和竹苗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从无性繁殖的绝望到有性繁殖的成功,这是全世界筇竹的一次新发现,更是董文渊对筇竹研究的重大突破。

  要发展筇竹种植,关键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2019年秋的一天,董文渊、谢泽轩和程勇打上一壶酒,到杉树坪村民小组长张明荣家。“董教授让我带头栽种筇竹,我们当年就种植了300亩,我的6亩竹子今年收入3000多元。”张明荣笑得合不拢嘴:“成绩是董老师的,钱是我们的。”

  目前,杉树坪村民小组种植了筇竹1000多亩,户均20亩左右。今年省级笋材两用林高效培育项目,董文渊仍然选择杉树坪,就是想再扶他们一程。

  截至2022年底,董文渊在大关推广筇竹技术和专利12项,开展培训127期,受训人数1.16万人,培养乡土人才1286名,指导24个农民合作社建立示范基地31个,示范面积达8600亩。

  竹文化产业的“鲶鱼效应”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臣在大夏时,见邛(筇)竹杖、蜀布。”在2000多年前,就有筇竹用于加工工艺品的记载。

  7月12日,在大关县木杆镇银吉村,工人正在对筇竹进行拉伸、塑形、定型及加工,一根根直立的筇竹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竹椅、茶台、博古架等产品。康贵书与董贤芹夫妇在参加董文渊的培训后,毅然选择在老家木杆镇流转了4800亩荒地,成立了合作社,建起了银吉村的第一片经济林。2019年4月,投资350万元建设筇竹加工厂,注册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模式经营。2021年,公司实现产值750万元;2022年,公司产值接近1000万元。

  目前,像这种类型的筇竹企业,大关县有12家。

  7月18日,董文渊当选2023年“云岭最美科技人”。30年,他把大关当成第二故乡,他把论文写在大关的竹林里,实现了圆梦筇竹海目标,为世界研究筇竹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为大关实施以筇竹为主的“一县一业”竹产业战略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昭通日报社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李怡

  策划:曹阜金 汪舒 刘建忠 谭光吉

  文案:曹阜金 毛利涛

  编审:李怡 刘宝琦

  图片:晏清琴

 推荐新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