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担使命——云南省委联系专家轮训班激励我省专家人才建功立业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5日 13:30:15  来源:云南网

  近期,云南省委联系专家轮训班(第3期)在省委党校结业。至此,历时3个月,分3期对我省870名省委联系专家全员轮训全部完成。

  此次轮训,来自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国企、基层一线和部分中央驻滇科研单位的专家代表,分批走进省委党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系统了解国情、省情,深入思考知识分子的初心和使命。

  轮训期间,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让专家们倍感振奋,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与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同频激荡。

  不忘初心 智汇云南助力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以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推进云南加速发展。

  举办“省委联系专家轮训班”,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实践,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进一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际举措,是加强对全省各类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深化拓展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一种方式。

  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8月29日在省委联系专家轮训班第1期开班动员暨专题辅导强调,省委联系专家在人才队伍中起着高端引领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支撑作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切实增强建功立业新时代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入学习领会“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的知才观,“求贤若渴、如获至宝”的爱才观,“瞻山识璞、临川识珠”的识才观,“人人尽展其才”的用才观,“人人皆可成才”的育才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聚才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中实现人生价值。李小三指出,新时代人才应当具有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八种精神。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杨榆坚表示,希望专家们从云南的发展差距中发现机遇,充分发挥云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云南发展战略,聚焦“两型三化”产业发展路子、发展“八大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以勇立潮头、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精神,扎根工作岗位,加强研究攻关,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全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增强核心竞争力,激发和释放云南巨大的发展潜力,推动我省发展站上制高点、培育新动能、开辟新天地。

  “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让省委联系专家在明确自己权利、责任、义务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使命担当,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陈治介绍,省委历来高度重视专家工作,2017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委联系专家服务管理办法》。同年调整补充新一轮省委联系专家,新增专家288名、直接列入59名,退出专家123名,比照联系外国籍专家13名,共计870名。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委联系专家总数将控制在1000名左右。

  专家热议 举办轮训班有利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三天的轮训中,通过专题辅导、影视教学和分组研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国情省情教育,帮助专家人才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以及郭永怀等老一辈知识分子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激发大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忠平表示,轮训加深了大家对国情、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了当前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省委联系专家轮训班里群英荟萃,各领域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的“红专家”济济一堂,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不仅加强了各领域的沟通联系,也便于为我省的发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张榆霞说:“此次轮训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授课领导和老师讲得生动、透彻,让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在朱有勇院士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专题辅导》中,我被他扎根乡村助力脱贫的故事和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轮训结束,回到岗位,我会把朱院士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监测工作中去,进一步探索研究,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此次轮训的专题学习和观看《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视频,让我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应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科研报国情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强表示,发展要靠科技、靠人才,我省应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继续增强对人才的投入。“对人才和企业更加‘呵护’,才能人才辈出”,他说。

  交流研讨 科教文卫各领域专家人才各抒己见

  此次轮训设置了分组讨论环节,让参会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家代表等,立足各自专业领域畅所欲言。现场堪称是一场才智交融、观点碰撞的思想盛宴。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董坚,是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回到家乡云南后,她一直密切关注着云南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我省医疗人才缺口很大,她认为解决人才的评价机制是关键,要引进什么人,引进的人才如何更好地服务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我的父母在云南,我的根在云南,我不可能不回来”。放弃绿卡主动归国的董坚,建议引进人才前,要理顺人才与我省的发展、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引进要结合云南省发展方向进行考虑,要明确人才入滇后来做什么、怎么做,今后还要朝哪个方向使劲。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赵卫指出,目前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由于人才资源紧缺等问题,导致县级医院、特别是乡镇医院的发展速度缓慢。以医学影像为例,现在云南所有县级医院都配备了CT,但必须配置相关专业的人员才能使用,人才缺口很大。“如果片子拍出来没有人看得懂,再先进的设备都没有‘用武之地’”。赵卫表示,在基层影像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医院牵头建立了“云影像”平台,通过网络通过远程医疗服务,但也希望不断创新和完善高端医学人才和基层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

  “此次轮训提振了精神,使我们信心和决心倍增”,云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耿嘉表示,将把这几天所思所想所学所悟,带回到播音工作中去,扎扎实实把工作落到细节中,真正迈开腿走到群众中去。谈到人才工作,耿嘉指出,新闻播音员是一个省的窗口,但由于云南省天生语言环境的原因,我省要选拔出好的播音员有一定难度。她希望,在人才制度方面,今后可以向新闻播音领域有一些倾斜,让更多优秀播音员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云南声音,讲述云南故事。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冯树云,是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的教学名师。轮训期间,他通过《人才政策一本通》详细了解了云南省人才新政,并就职称评定提出建议。“因为职称问题,青年教师的发展遇到天花板,由此产生职业倦怠,势必影响到个人职业发展,也会给日常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冯树云建议,在教育行业领域的职称评定上,可加大对基层一线的倾斜。

  云南网记者 高艺萌 自建丽 秦黛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