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7日 17:10:00  来源:云南发布

原标题:【暖心】他们,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庆祝记者节,致敬记录者

11月6日

在第21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

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在昆明举行

2020年云南新闻界

庆祝记者节暨表彰报告会

中央驻滇媒体、云南新闻媒体的

新闻工作者代表

和部分在昆高校新闻院系的新闻学子

欢聚一堂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表彰先进

交流经验

欢庆节日

过去的一年里, 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双脚丈量大地,把镜头、笔端对准基层群众,紧紧围绕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准确权威传达党中央声音,深入报道云南改革发展,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关切,用优秀新闻作品展示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脱贫攻坚斗志昂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行的伟大成就,凝聚起万众一心、开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会上表彰了第2届云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为第36届云南新闻奖获奖者颁奖。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既是肯定,又是动力,激励着一代新闻人担好职责使命,推出更出彩的作品。

表彰先进  坚守新闻理想记录平凡伟大

坚定的新闻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精神、澎湃的工作激情……这是今年29名获得“云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的编辑、记者身上闪烁的共同品质。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记者们一直奔走在路上

战斗在一线

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记者杨文明入职7年来,足迹踏遍了全省129个县,每年在人民日报发稿超过百篇;

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编播部监制章婷坚持做云南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广播消息《云南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智慧旅游继续领跑全国》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怒江传媒中心通联部副主任李春珍“瘦弱不柔弱,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还是跋山涉水、进村入户采访,她一直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一篇精彩的报道

一个到位的版面

背后是编辑的坚守

云南日报编辑出版中心副主任刘同毅为守好报纸出版编辑环节的最后一道关口,曾连续35天坚守工作岗位,每天下午3时进办公室,晚餐后稍事休息,晚上8时30分又准时出现在岗位上,凌晨5时,作为第一个读者,看完刚印好的报纸方才回家休息。

昆明日报总编室副主任黄翼连续20年坚守夜班岗位,迎着朝霞下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匠人精神,让昆明好声音传递到更多人心里。

德宏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张仁韬从事新媒体工作近8年时间,锐意改革创新,率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微信+直播”的宣传模式,每年直播30余场次,单场直播观看最高达100余万人次,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急先锋……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中

广大新闻工作者

特别是赴湖北一线采访的记者

逆行出征、舍生忘死

用生命践行“四力”

用忠诚书写担当

在抗疫前线采写了大批感人至深的新闻作品

铸造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力

今年的云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专门设立“赴鄂抗疫采访特别奖”,表彰9位赴鄂抗疫采访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每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新华社云南分社总编室副总编辑伍晓阳在孝感抗疫一线坚持战斗50天,深入定点医院、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发热门诊、城市社区和农村防疫一线等采访调研,采写了《非常时期的孝感之行——新华社记者直击》等报道,真实记录了湖北保卫战“第二战场”的抗疫历程。

在咸宁抗疫前线采访中,云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杨峥先后参与一线采访报道80余次,不惧危险对重症患者转运进行现场报道,并深入各基层医院进行“零距离”采访,共计拍摄新闻图片和视频素材近2万幅(条),供云南日报要闻版和春城晚报刊发稿件220余篇、近300幅照片;

春城晚报编委、都市新闻部主任李荣每天只睡4小时左右,跑完了咸宁5个县市和1个区的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采访260多人,每天平均发稿3到4篇,发稿总量达到100余篇。

云南网记者熊强瞒着父母,主动请缨,随云南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每天工作到凌晨,发回大量融媒体报道,采用了Vlog影像日记形式穿插记录云南医疗队在武汉的点滴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云南日报摄影记者陈飞,不分白天黑夜,在武汉优抚方舱医院内一条不到50米的过道内,蹲守拍摄了3000余幅医护人员进舱、出舱的画面,最终完成云南医疗队645人的人像信息拍摄、收集工作。其中10余幅医疗队员“最美战‘疫’照”被省委宣传部选用并制成宣传海报,在省内各州市的楼宇、车站、机场等显著位置滚动播放。

总结在湖北一线采访的经历,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志军说:“我们是无惧危险的新闻铁军,更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记者特种兵!”

锤炼“四力”  触摸时代脉搏书写精品佳作

第36届云南新闻奖

共评选出322件获奖作品

其中

特别奖2件

一等奖46件

二等奖94件

三等奖180件

这些获奖作品既是过去一年全省新闻业务的精品集萃和成果展示,也是全媒体时代新闻事业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力作代表,集中反映了2019年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践行增强“四力”要求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对云南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云南新闻奖获奖者进行表彰,既鼓舞士气,又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是重大主题新闻突出的一年,各媒体纷纷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新闻主题积极采写新闻报道。

如云南日报获得特别奖的系列评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获得一等奖的通讯《独龙江,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云南广播电视台获得特别奖的电视消息《云南:千里边疆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 同看盛典》,获得一等奖的电视消息《马正山在“代表通道”上报喜: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

春城晚报获得一等奖的通讯《你向国旗行注目礼的时候最美》等,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2019年也是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云南省主流媒体紧贴媒体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运营、流程再造、技术创新等各方面不断突破,涌现出一批内容、技术、形态俱佳的刷屏力作。

如昆明信息港获得一等奖的《寻找共和国同龄人》网络专题推出13组共和国同龄人的图文、视频,角度广、跨度大,形式生动、多样,制作精细美观。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客户端获得一等奖的《70年70事·云南记忆》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盘点云南70年来发生的70件大事,采用手绘+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精美的长图,再利用老照片制作出视频作品。

根据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今年的云南新闻奖网络和媒体融合奖在设奖项目和数量都较去年进行了增加,特别是媒体融合奖增加20个,达到50个。

此外,民生、环保、舆论监督等题材的新闻也出新出彩,一大批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到基层一线采访出了沾泥土、带露珠,回应群众关切的好新闻。

如云南日报《无理由退货让游客安心放心》一稿,及时关注了云南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旅游业“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工作。

玉溪日报刊出的《万人生态移民 只为呵护这一湖清水》关注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水资源、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抚仙湖保护。

怒江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电商小村官”和倩如》讲述大学生村官和倩如为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多方探索,在闭塞的乡村发展乡村互联网电商经济,取得成效的故事。

透过一篇篇与时俱进的精品佳作,读者可以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广大新闻工作者也找到学习借鉴的样板,推动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进一步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好故事打动人心

好榜样催人奋进

讲故事

是新闻人庆祝自己节日最好的方式

接下来

小布带你一起来听听

6位优秀新闻工作者

“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选手代表

在采访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听他们诉说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

陈鑫龙

蹲守基层练真功 贴近院士当朋友

云南日报文体教科中心记者陈鑫龙用一张怀抱大洋芋的照片,开启了他和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从初识到成为朋友的故事。

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陈鑫龙接到了采访朱院士的任务,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尽管采访前研读了许多关于朱院士研究专业的内容,但采访中的各种不顺利还是让陈鑫龙记忆犹新。

陈鑫龙跟随朱院士一起调研、一起下地、一起爬山、一起走家串户、一起吃饭聊天、一起摸爬滚打,后来对朱院士的研究课题如数家珍,对朱院士的性格脾气、喜好习惯了如指掌,他再也不是当年的愣头小伙,而是成长为具备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报道接地气的“院士朋友”。

今年4月7日,朱院士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冬季马铃薯示范田里“直播”带货,现场挖出今年春天出产的第一批冬季马铃薯。带货中,陈鑫龙现场通过云报客户端进行了文图直播,并在第二天的云南日报一版刊登稿件《朱有勇澜沧田间变身“主播”——农民院士“带货”冬季马铃薯》。朱院士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黄惠川开玩笑地说:“现在好了,多了一个懂我们专业的记者了,我觉得以后对接采访也方便多了。”

“作为年轻记者,不怕不懂,只要潜心跟随采访对象学习、多在基层蹲守,就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陈鑫龙感慨道。

张志军

冲锋一线担使命“铁军”记者践初心

“报告云南,云南省第七批援助湖北省医疗队最后两名队员,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志军、李锋,圆满完成最后一班岗,现请求归队!” 这铿锵有力的归队请求,直叫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是云南广播电视台张志军值完最后一班岗,再次路过汉口火车站时留下的珍贵视频。视频中,他和同伴早已泪流满面。

没有披上白色战袍,依然精彩记录医疗工作者在救助病患的奋战身影;没有穿上绿色军装,也像战士一样冲锋疫情防控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张志军和同组成员以音为记、以像为录,当武汉优抚医院最后一名治愈出院患者、76岁的于大爷走出病房的那一天,记者4人组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垫着成人尿不湿,在隔离病房里5个多小时滴水未进,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第一时间实时将这一消息向云南发回报道——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救治最后一名患者康复出院,云南医疗队完成光荣使命!

张志军坚定地说:“经过1个多月的武汉战役一线报道,我瘦了13公斤。回想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记者组先后20多次到多家医院采访,记者组共计150多人次进入疫情红区,前线的每一天我们都承担着风险和压力双重负担在执着前行。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记者!”

曹璐

眼里有光聚热点 心里有暖传真情

曹璐已经在云南网供职13年,她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新媒体小编”这一新兴媒体职业的神秘面纱。“我们就像一支集合多兵种的‘特战部队’,快速、精准、高效、融合。我们像战友一般,信任、团结、拼搏、付出。”曹璐用16个字为这一特殊群体“画像”。

2018年的8月7日早上,和曹璐一起当班的同事,在朋友圈里看到求助人急寻O型血血小板的求助信息。凭借新闻敏感和对社会负责的媒体责任感,曹璐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核实,并迅速通过云南网微博推送了该求助信息,把微博同步到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内部工作群,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媒体的助力下,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产妇蔺软芹在最短时间内收到了急救血小板,并顺利生产。这一过程,云报集团迅速集结跟踪报道团队,后方多个新媒体平台联动发力,实时播报这场爱心接力。

“从线上到线下,作为此次报道的参与者和记录者,我为我能利用媒体的力量帮助别人倍感自豪,我热爱这个行业!而爱这个行业,尤其是践行‘大爱’,更需要有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曹璐挺起胸膛。

崔恩铭

洱海治理牵人心 涓滴澄碧勇担责

大理广播电视台崔恩铭一上台,就向大家展示了两瓶洱海水,一清一浊,对比明显。然而这两瓶由浊变清的水之间,却容纳了洱海治理5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个人的波澜壮阔与点滴汇聚。作为洱海治理的亲历者,崔恩铭从63岁的滩地管理员赵光明身上,跟踪采访到了本地洱海人对母亲湖的痴情;从上海交通大学王欣泽教授十几年的坚守中,挖掘出了科研技术人员对完成国家科研工作的约定。

正是在一次次采访之后,跟随着两位采访对象的脚步,当了5年记者的崔恩铭在2019年向单位申请,加入洱海保护治理派驻流域乡镇工作队,成为了洱海的一滴“水”。

他双脚行走在乡镇的沟渠旁、河道边;双眼观察着每一滴污水、每一方农田;将笔尖扎进泥土,写最接地气的报道;用大脑思考方向,想着这片海的未来。

崔恩铭深爱着这方滋养他的水土,更深爱着记者这份无上荣光的职业:“大理,是我新的家乡,也是云南一角,更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之一。

“当我穿上赵阿叔给我的这件白族扎染马甲,我明白了,记者,唯有将自我融入人民之中,才能去记录时代的伟大和人民的力量。而未来,我也将继续手握镜头、脚踩大地,跟您讲大理故事,带您看中国美景!”崔恩铭说。

崔雯

心思细腻小见大 瓜藤缠绕胞波情

云南德宏广播电视台记者崔雯身着德宏傣族服装靓丽出场。她生长、工作的德宏州与缅甸毗邻,11年的记者生涯,崔雯一直奔走在国境线上采访。“我深知我不仅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国记者,还要做中缅两国胞波情谊的亲历者、记录者、推动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通过一个缅甸瓜向人们讲述了中缅胞波情谊。

今年由于疫情,缅甸瓜的销售受到了冲击,几十万吨西瓜滞销。崔雯在这一艰难时刻和同事辗转畹町西瓜交易市场,采访了种西瓜、搬西瓜、卖西瓜、运西瓜各类社会角色,有血有肉地讲述了中缅两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胞波故事。一件件貌似琐碎的小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出——面对共同的疫情,中国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的为民理念;在共同抗疫中,中国不落下一个“胞波”的深情大义。

又快到缅甸西瓜上市的季节了,虽然疫情的影响还在延续,但中国畹町口岸已经准备好“代驾”,随时准备将西瓜接进口岸、发往全国。“作为一名记者,我看到在这根瓜藤上,一头是中国,一头是缅甸;在这条路上,一边是缅甸胞波,一边是中国同胞。”崔雯说,“我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我要用我的笔和镜头记录中缅两国人民共建‘一带一路’,共享繁荣,共克时艰的生动实践。”

邱月婷

一碗米线成约定 榜样引领树理想

从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邱月婷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感人肺腑的张桂梅的故事。从娓娓动听的讲述中,听众仿佛能清晰地看到张桂梅脸上每一道皱纹中的坎坷,每一滴泪水中的坚韧和每一眼牵挂中的深情。

为了写好、写真张桂梅,邱月婷把自己当成张桂梅的学生、同事、朋友、甚至是孩子,走进大山深处、走进张桂梅空荡荡的办公室;她凌晨5时起床和张桂梅一起喊学生起床,深夜看着张桂梅弯曲着身子关上教学楼最后一盏灯。

“我想多挖掘细节,让观众能够理解她、走近她,甚至成为她。”邱月婷暗下决心。在融入到张桂梅的生活后,邱月婷发现,为了省钱,张桂梅改吃素。当了解到张桂梅上一次吃过桥米线还是10多年前的时候,邱月婷震撼了。“等您来昆明,我单独请您吃过桥米线。”就这样,邱月婷和张桂梅有了一个过桥米线的约定。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这是张妈妈办公室墙上的一句话。邱月婷认真地把它记下,作为支撑自己新闻理想的座右铭。张桂梅精神传递到了这位年轻记者的身上,理解她、走近她,甚至成为她,邱月婷的新闻理想因采访而变得清晰丰满。

6位优秀新闻工作者讲述的故事

记录着云南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真善美、兴滇情

彰显了我省新闻工作者的价值与追求

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全省新闻工作者将以好记者为榜样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努力做新时代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奖名单

↓↓↓

第二届云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奖名单

第36届(2019年度)云南新闻奖获奖名单

撰文:郎晶晶 娄莹

部分内容来源于云南记协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