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彩云网评:“职场空窗期”不该成“就业歧视期”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7日 18:07:03  来源:云南网

以“职场空窗期”长短,判断一个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岗位并不客观公正。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勇海

  近日,有求职者向媒体反映,接到本月第4份面试结果通知,这次依然难逃失望。今年春节后重新回到北京求职的她,已在各大招聘软件投递了上百份简历。“至今没有公司录取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简历上的‘空白’,不少公司都很在意这段‘空白’。”一年的“职场空窗期”成了求职路上无法忽视的阻碍。当然,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前不久,“职场人的简历不敢有空窗期”成为热议话题。

  用人单位设定“职场空窗期”不能超过三五个月的规定,往往是基于担心求职者脱离职场太久,岗位技能退化,跟不上用人需求和节奏,或者是怀疑“职场空窗”太久的求职者能力不够,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之,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设定“职场空窗期”期限是为了降低用人风险,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对待“职场空窗期”,用人单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求职者因身体健康、生育休假等原因造成职场“空窗”,企业拒绝求职者,那么其是就已经涉嫌就业歧视。

  当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完善,在全社会都在秉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和“劳动至上”的理念之下,即使是因照顾家人、休息休整、考研考公等客观因素造成“职场空窗”,也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用人单位乃至社会都应提高宽容度,理解体谅劳动者的不易,这才是以人为本、社会文明的表现。

  再者说,在多数情况下,“职场空窗期”并不意味着求职者的能力和价值有多大下降。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场空窗期调研报告》显示,近八成受访的职场人士经历过“空窗期”;多数职场人是主动选择“空窗期”,试图将其变成“保养期”或“转换期”,提升工作技能(57.7%)、兼职劳动(32.3%)、旅行出游(31.3%)是职场人度过“空窗期”最常见的三种方式;87.7%的受访者表示,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占42.7%),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深入思考和学习(占45%)。

  因此,以“职场空窗期”长短,判断一个求职者是否适合招聘岗位并不客观公正。用人单位在面对“职场空窗期”超过其规定期限(比如三五个月)的求职者时,应了解“职场空窗”的原因,充分尊重“空窗”超期者的发展诉求,给予他们一定的实习机会,观察其是否有倦怠心理,是否能胜任所应聘的工作,是否与社会脱节,以及销售等资源型岗位的资源是否已失效等,而非“一棍子打死”。

  同时,面对“职场空窗期”的应聘关口,求职者自身也要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按下职场“暂停键”的时间不宜太长,还应以调整生活、探索自我、提升能力,来确保“空窗”经历能为后面的职业发展产生实质帮助,让“空窗”经历成为再出发的加分项,而不是职业发展的终点。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推荐新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