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云南4人上榜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9日 08:57:00  来源:云南网

  4月18日,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为扑救山火英勇牺牲的退役军人邓璞;有义务寻亲16年、帮助254户家庭重获团圆的基层民警商朝阳;有38年植树造林、让900余亩荒山披上“绿装”的八旬老人王先志;有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责任与担当的好干部杜刚;有毅然捐肝救母,用孝心照亮母亲余生的“00后”小伙儿王宇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好人”的可贵精神品质,躬身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活动直播现场,上榜“中国好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福建省宁德市红色讲解员刘明华回忆了他6000多场次、听众5万多人次的宣讲经历;放弃城市高薪、返乡创业卖“良心桃”的“新农人”岳巧云笑谈自己“吃亏是福,诚信是金”的致富经;面对瘫痪的继女、患病的丈夫和年迈的婆婆,“好妈妈”程红霞用爱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她坦言:“我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爱家人,尽力把每件事做好。”现场观众用一阵又一阵掌声向好人致敬,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身边的平凡英雄越来越多,微小光芒汇聚成了星河!”

  中国文明网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名单显示,云南有4人光荣上榜,分别为:

坚持照顾同村高龄独居老人9年直至其去世的曲靖市农村妇女王英

回村支教11载、办学习班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轮椅老师”有贵生

不顾危险火场逆行显担当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退役军人陈伟

悉心照顾卧床丈夫17年、用爱撑起一片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妇女于应香

  新闻看更多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板桥街道永安村村民王英

  王英主动照顾同村独居老人朱连珍9年,从“大妈”到“妈”,两人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联系。老人去世后,王英更是像女儿一样为老人办理了后事。

  9年来 王英用行动兑现了承诺

  王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2013年3月,她当选为永安村第六村民小组组长。在一次走访中,得知老人从小患有脑瘫疾病,身边无亲属照顾,生活非常困难,王英便主动承担起照顾朱连珍老人的责任。王英家并不富裕,主动照顾朱连珍老人的行为,一开始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还有一些不相信她能做到的村民对她冷嘲热讽,但王英仍然坚持她的选择。

  一有空王英就往老人家里跑,照顾她的生活起居,9年如一日几乎没有间断。小到柴米油盐,她经常自掏腰包购买送到老人家里,主动询问老人想吃什么,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大到看病就医,只要老人身体不舒服,她第一时间开车送医。2022年,朱连珍老人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彻底失去自理能力,前后5次住院,最长的一次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王英每两天一趟往返城区医院和永安村之间,坚持陪伴老人、喂饭喂药、收拾秽物,出院后更是将老人接回家中精心照料。

  王英的义无反顾,彻底改变了家人和村民的看法。家人开始帮着王英照顾朱连珍老人,村民对王英也是赞不绝口。

  9年来 她们建立了超越血缘的亲情关系

  “大妈,从今天开始我来为您养老,我一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您。”“妈,只要你愿意,无论吃多大的苦,我都把你当作自己的亲娘,服侍你到百老归天。”从见面第一天称呼老人为“大妈”,到后来亲切地称呼为“妈”,王英对老人的情感悄然发生变化。

  对于朱连珍老人来说,王英更是比亲人还亲的存在。老人对王英的陪伴和照顾从起初的不好意思到感动再到适应,她对不是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的王英产生了许多依赖。如果王英因为工作的事情一时脱不开身,来不及去看她,她就会问周围的人:“我家王英去哪儿了,我家王英怎么还不来……”直到王英出现在她面前,她便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老人把平时周围群众送来的蔬菜、水果等都塞给王英,想把自己所拥有的都毫无保留地回馈给她。

  老享年92岁人逝世后,王英主动拜访村里的汉族老人,咨询后事办理细节。按照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和汉族老人去世的丧葬程序,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完成了火化、安葬等事宜。

  9年的时光让王英和朱连珍老人超越了血缘关系,她们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王英用长久的陪伴和细心的呵护,让孤独老人安享晚年,演绎了一段邻里守望的佳话。

 

群众身边永不退休的“老师”有贵生

  青年时,在老家当民办教师,11年的坚守,送出了400余名山里的孩子;年迈时,成立“长者学习班”,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给社区居民宣讲党的好政策,教他们说普通话、学习新知识、劳动技能……就是大家口中的好人——“拐杖老师”有贵生。

  11年坚守,培育400余名山里孩子

  1959年,有贵生出生在泸水市古登乡亚碧罗腊斯底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出生时就不幸双腿残疾,有贵生仿佛还没起跑就要远远落在人后。当时村子里没有学校,需要到其他村去上学,双腿残疾的他,只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行走。“别人走一小时的路程,我至少走上两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双脚起泡、流血是家常便饭,但这些困难阻止不了我要去读书的决心。” 回忆起小时候的艰难求学路,这些苦难的经历有贵生说至今还历历在目。

  六年后有贵生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减少了上学路上的奔波,有贵生学习更加刻苦,毕业后校长推荐他到福贡县匹河乡一所小学当老师,虽然学校条件和待遇各方面比较好,但有贵生毅然选择回到村里当起了支教老师。

  “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娃,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家。”有贵生没有忘记自己学习的目标——把知识带回去给大山里的孩子,让村子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他这么想,也做到了,在支教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学生也从最初的三四个慢慢变成十几二十个,直到村里不再需要支教老师他才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11年的坚守,11年的无私奉献,有贵生为山区教育默默耕耘,400余名山里的孩子陆续在他的教授下走出了大山,奔向了更美好的前程。

  重操旧业暖人心

  2019年,跟着哥哥嫂子生活的有贵生从泸水市古登乡亚碧罗腊斯底村委会搬迁到和谐社区,搬到社区后不久,爱琢磨又闲不住的有贵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贵生遇到一位老人,由于记不住自己住的楼栋,找不到回家的路,误闯到有贵生家里。经与老人闲聊,有贵生得知大部分老人在城里生活最大的麻烦就是因为不识字,不会说汉话,辨别不了楼栋,不会按电梯键,成为了社区老人们心头的“大事”。

  “我想来想去还是想做点事,我虽然残疾,但曾经是一名乡村支教教师,还认识几个字,希望力所能及地帮老年朋友们教书认字,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有贵生把这一想法告诉给哥哥嫂子,很快得到了哥嫂的支持。为了便于老人学习,有贵生将自己的房间贡献出来搭建成了简易小教室,小小的房间里放满了学习用品,有贵生老师在为老人们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将党的各项理论政策用傈僳语通俗易懂的翻译给长者班的老人们,渐渐的来学习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和谐社区是泸水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1万余名群众,如何让搬迁居民迅速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群体,实现新发展,特别是“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社区管委会和泸水康德社区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辖区优势资源,想通过开办老年人学习班,推动大家尽快融入社区生活。得知情况后,有贵生积极报名,2020年,“长者学习班”成立,将社区的老人们聚在一起,由有贵生担任老师。

  有贵生说社区98%的老年人没有上过学,加上年纪大,记忆力不好,今天学的,第二天就忘了。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有贵生想到了一个好方法。“1用一根筷子表示,2用鸡来表示……10用一根筷子和一个鸡蛋表示,我这么教。”有贵生笑着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员们都能顺利地说出身份证号,写出自己的名字,记住楼栋号,学习兴趣也逐渐高了起来。

  “别看我年纪大,现在我和年轻人一样,也会玩智能手机的。”72岁的姬计才自豪地说,自己会说普通话,和别人正常沟通,会写字,会玩智能手机,这些都得益于到“长者学习班”学习,这也是自己搬迁到城里最快乐的事。

  在有贵生老人的带领下,长者学习班自开办至今,已开展老年人融入新生活学习活动95场,教授课程500多节,社区受益老年人近2万余人次,间接受益儿童青少年2500余人次。坐在轮椅上的有贵生老人以实际行动,帮助搬迁群众学习,更好地融入新生活。

  如今,“长者学习班”搬到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学习环境更好了,教学设备也更全了,尽管离居住的楼栋更远了,但有贵生内心却无比的高兴。

  言传身教传大爱

  有贵生不仅是“长者学习班”的一名老师,也是泸水市残疾人联络员中的一员,和谐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200余人,其中,残疾人就有512人,身有残疾的有贵生深知这一群体在生活中的困难性,他主动当起了社区残疾人联络员,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梳理残疾人优惠政策,把这些政策落实到位。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我当残疾人联络员,动不了的那些,我都给他们办理了残疾证,来到这里以后,我还要帮助别人。”

  有贵生还从“长者学习班”中精选骨干,成立“长者志愿服务队”,除了授课,在业余时间里,有贵生时常带领“长者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行动不便、留守、高龄的老年人提供打扫、送餐等暖心服务。

  74岁的文又风扒得知有贵生的事迹后,深受影响,成为有贵生的常伴助理。“他非常值得我去学习,我是一名老党员,我也想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希望通过这种相互帮助,把我们的学习班办好。”有贵生做好人、行好事的事迹,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周边的人,这也为社区构建自我管理、互助服务“邻里守望”精准关爱互助模式贡献了力量。

  “长者学习班”在不断丰富内容,受益群体也在逐渐扩大,有贵生的故事还在继续,“会用一生把好事一直做下去,带动身边的人,传递下去,共同把人生之路走得更精彩。”有贵生说。

  记者手记:残疾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生于平凡,却活出精彩。有贵生以残缺的肢体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生命的价值,他用真心和爱心感动着我们,我们应该把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传颂出去,弘扬社会正能量,让身边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

 

逆火而行的退役老兵陈伟

  陈伟,男,哈尼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陈伟所在单位旁边的居民楼起火,他立马提起灭火器冲进火场救火,忍着因屋内爆炸导致的多处烧伤,冒着危险奋力灭火,直至明火被顺利扑灭后才被送往医院救治。

  火海的英勇战士

  陈伟18岁入伍,2018年退役后,到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农村商业银行工作。2023年3月24日16时左右,陈伟正在办公室办理业务,突然听到网点保安焦急地喊:“不好了,对面居民楼是不是起火了!”听到喊声,陈伟顿时心里一紧,快速出门查看,只见离银行不足50米远的一幢居民楼上空正腾起阵阵浓烟,并不时有火花溅出。看到浓烟滚滚,陈伟快速找到网点灭火器,拎起灭火器就往着火的民房跑去,找到失火地点后对准火源点进行喷射。

  一瓶用完了赶快回网点取,这边的火喷灭了那边的又复燃起来,陈伟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3月末的河口,室外温度已达30多度,短短几分钟,洁白的工作服就被汗液浸透了,空气中飞舞的余灰也不时飘进眼睛,迷得人睁不开眼。就在这时,一声巨响,屋内的电器发生爆炸,长长的火舌从窗口往外吞吐了足足数米远,陈伟由于站位靠前第一个受到冲击。然而时间就是生命,他顾不得身上多处的烧伤,一心只想尽快扑灭火焰。“灭火器不够了,用新网点的消防栓!”陈伟和同事们砸开了新装修网点尚未投入使用的消防栓设施,齐心协力铺设水带,打开闸阀,随着水流洒入,最终这场火灾在陈伟和同事们的奋力扑救下成功被扑灭。

  退役军人的担当

  在危急时刻,陈伟展现了退役军人的果敢和担当,面对火情毫不退缩,凭借平时练就的过硬消防业务,妥善处置,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直到火被扑灭,陈伟才与同事相互搀扶返回工作网点。返回后,陈伟发现自己的眼睛火辣辣的疼、身体多处皮肤也感不适,同事这才发现他的面部、手臂、脖子等多处被烧伤。

  水火无情,人间有爱。12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陈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精神品格,如今脱下军装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用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十八年的守护筑起温暖小家的于应香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乡新民村,有这样一位彝家妇女,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丈夫,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就是于应香。多年来,她的故事传遍十里八村,这一份患难与共的真情令身边人为之动容。

  突遭变故 幸福家庭深陷困境

  时间回到2006年10月的某天傍晚,于应香在家中早早准备好了丈夫麻有和喜爱的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丈夫回家,可人没等到,却等来了坏消息——麻有和在骑摩托车回家的路上不慎跌落山路下的水沟,摩托车重重地压在他的腰上。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自那次受伤后,麻有和脊椎骨折导致高位截瘫。“刚受伤的那段时间,每天只能躺着,任何动作都需要帮忙,感觉自己像个废人。”麻有和十分沮丧。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坐,为方便移动,只能每天杵着5厘米左右高的小板凳,麻有和怎么也没想到,两个小板凳成为他行动的“忠实伙伴”。

  当然,与他相伴的还有妻子于应香。为了让丈夫尽快得到救治,于应香奔走于各大医院,想寻求治疗方法,可答案都是相同的——丈夫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麻有和编织簸箕

  迎难而上 用耐心点燃生命希望

  卧床初期,丈夫麻有和曾几次有过放弃治疗甚至轻生的念头,万念俱灰之际甚至提出让妻子带着孩子离开,远离伤痛。“你是我和女儿的精神支柱,只要你在我们一家人就能很好。”于应香一次次鼓励着快要放弃的丈夫,带着他走出伤痛,还让他重拾木工手艺编织簸箕,用于添补家用,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逐渐地,那一段灰暗的日子有了光亮,夫妻携手克服重重困难,没有向命运低头服软,把生活过成了欢喜的模样。

  志愿者入户看望

  勤俭持家 用坚守照亮幸福生活

  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这个正在承受苦难的家庭里,于应香撑起的是“整片天”。她没有向命运低头,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拉扯年仅5岁的女儿。

  于应香正在家中干活

  在照顾丈夫和操持家务的日子里,端茶倒水、翻身擦洗、喂养牲畜、犁地种田……家里家外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她在我们全家心目中就是顶呱呱的。”这是哥哥麻有胜对弟媳发自肺腑的评价。

  寒来暑往,十八年的细心呵护和不离不弃,勤劳朴实的于应香虽不善言辞,却用百折不挠的坚持和守护诠释着幸福家庭的真谛。  

  云南网编辑孙寅翔 综合整理

 推荐新闻! 举报